[实用新型]手机充电便携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6231.8 | 申请日: | 2014-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8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丽楠 |
主分类号: | A45C11/24 | 分类号: | A45C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充电 便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袋状容器,特别涉及用于旅行时手机充电的便携袋。
背景技术
人们在长途旅行时,经常会由于手机待机时间过长、长时间在没有充电条件下使用手机或电池容量不足,同时也无法找到充电的地方等原因,造成手机在不能及时充电使用,因此,采用一种备用充电电源(如:掌上充电宝)进行充电。但是使用这种方式充电是用备用充电电源与手机通过充电线连接,一般充电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旅行时或行走时,要用这种连接方式充电,备用充电电源与手机仅通过充电线连接,并且两者均处于分离状态,因此使用者经常是用手将备用充电电源与手机同时握在手里,以保证备用充电电源与手机的充电线不被拉掉或脱开。然而在这种状态下,容易造成备用充电电源与手机间的充电线脱落或拉断,也容易造成两端的充电线接口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活动状态下使充电器件稳定连接的容器,使备用充电电源与手机在进行充电时,两者不分开,成为紧密连接的结合体,保证备用充电电源与手机充电时的稳定状态。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手机充电便携袋,包括中隔片、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所述中隔片的两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所述第一袋体的上方为敞开开口,下方设置有缺口;所述第二袋体的上方袋口设置有搭扣,第二袋体的下方封闭。
所述第一袋体的正面设置有透明塑料布。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手机充电便携袋,包括中隔片、横向带和纵向带,中隔片的两面分别装有横向带和纵向带,且横向带与纵向带相交叉。
所述横向带或纵向带为松紧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备用充电电源与手机进行充电时,只需将手机放置于第一袋体内,并将备用充电电源放置于第二袋体内,再通过充电线进行两者充电连接,备用充电电源与手机结合紧凑稳定,而且在充电的同时便于使用,能防止充电线的拉断,防止手机或备用充电电源接口因拉扯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手机充电便携袋,包括中隔片1、第一袋体2和第二袋体4,所述中隔片1的两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袋体2和第二袋体4,所述第一袋体2的上方为敞开开口,下方设置有缺口3;所述第二袋体4的上方袋口设置有搭扣5,第二袋体4的下方封闭。所述第一袋体2的正面设置有透明塑料布。
本实用新型中的中隔片1、第一袋体2和第二袋体4均采用布料缝制,第一袋体2的正面缝制有透明塑料布,以便于手机键盘的操作。当使用时,将手机放置于第一袋体2内,手机的通话口在下方的缺口3处,将备用充电电源放置于第二袋体4内,并用搭扣5将第二袋体4的袋口封扣。再将备用充电电源与手机通过充电线进行连接。可保证使用稳定和充电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参见图2,手机充电便携袋,包括中隔片1、横向带6和纵向带7,中隔片1的两面分别装有横向带6和纵向带7,且横向带6与纵向带7相交叉。中隔片1用薄毛毯片制作,横向带6和纵向带7采用松紧带,横向带6和纵向带7的两端头与中隔片1的边沿相缝合固定。使用时,只需将手机或备用充电电源分别装入到横向带6和纵向带7构成的固定框内即可。充电时,可同时移动正有进行充电的手机和备用充电电源,不会造成充电线的拉扯破坏,使用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丽楠,未经吴丽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6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