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摩椅机芯分离、移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6858.3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5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柏清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摩 机芯 分离 移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椅,特别涉及一种按摩椅机芯分离、移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按摩椅虽然能实现按摩的目的,但由于按摩机芯是向上凸出,高于靠背平面,进而造成按摩椅按摩机芯始终与人体背部抵触,人无法长时间坐靠在按摩椅上。只有让按摩机芯与人体分离,让人体背部不受到按摩机芯的抵触乐迫,才能使人能够更舒适地长时间坐靠在按摩椅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椅机芯分离、移动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按摩椅机芯分离、移动机构,包括按摩椅靠背架、按摩机芯架和分离架,按摩椅靠背架为带有弧度的管状支架,按摩机芯设置在按摩机芯架上,按摩椅靠背架上设有连杆移动副机构,所述的连杆移动副机构为:电动推杆的前端顶有四连杆,四连杆的第一连杆和第四连杆端部均设有齿轮,且两齿轮啮合,四连杆通过齿轮设在四连杆支架上,四连杆两端均设有位移立杆,靠近电动推杆的一端部设有移动滑块,移动滑块上设有横向通孔,横向通孔套在按摩机芯架底端的横向底杆上,四连杆支架固定连接在按摩椅靠背架底端的横向底杆上。
按摩椅靠背架和分离架顶端均设有向后方向的伸出机构,且伸出机构上设有通孔,按摩机芯架也对应设有通孔,转轴插在上述三通孔内、且绕转轴转动与按摩椅靠背架顶端固定,分离架和按摩机芯架绕转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按摩机芯分离机构将按摩机芯退缩移动后,人体背部就不会受到按摩机芯的抵触压迫,人可以长时间坐靠在按摩椅上休息、工作、娱乐。并且,该机构具有自动行走和随时停位的功能,可以实现按摩机芯与背部接触力度的轻重调节的功能,使用极为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移动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芯的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芯的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述的,一种按摩椅机芯分离、移动机构,包括按摩椅靠背架1、按摩机芯架2和分离架3,按摩椅靠背架1为带有弧度的管状支架,按摩机芯设置在按摩机芯架2上,按摩椅靠背架上设有连杆移动副机构A,所述的连杆移动副机构A为:电动推杆8的前端顶有四连杆,四连杆的第一连杆和第四连杆端部均设有齿轮10,且两齿轮啮合,四连杆通过齿轮10设在四连杆支架7上,四连杆两端均设有移动立杆9,靠近电动推杆8的一端上设有移动滑块12,移动滑块12上设有横向通孔,横向通孔套在按摩机芯架2底端的横向底杆上,四连杆支架7固定连接在按摩椅靠背架1底端的横向底杆上;按摩椅靠背架1和分离架3顶端均设有向后方向的伸出机构,且伸出机构上设有通孔,按摩机芯架2也对应设有通孔,转轴4插在上述三通孔内,按摩椅靠背架1、分离架3和按摩机芯架2绕转轴4转动。
通常机芯移动(分离)等调节机构的其它变化和替换。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机芯移动或调节椅架移动(分离)机构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柏清,未经杨柏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6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燃气热水装置的铸铝换热片
- 下一篇:一种斜井运输安全联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