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类受精卵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6907.3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9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史会来;余方平;张涛;邢雪金;黄道胡;俞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 33106 | 代理人: | 范荣新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受精卵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鱼类受精卵收集装置,是人工育苗期间的受精卵收集网具。
背景技术
鱼类人工育苗是整个养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育苗期间受精卵孵化率以及仔鱼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育苗生产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影响鱼类受精卵孵化率的因素有很多,如受精卵的质量、孵化水温、盐度、溶解氧等等。鱼卵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对于未安置产卵床的产卵池来讲,受精卵将浮于水面。目前,在鱼类人工育苗过程中,从产卵池中收集受精卵大都数是通过排水过滤法,即将产卵池上层水通过溢水管排放并在出水口用网接卵,这种方式对受精卵的损伤较大;另外一种用兜网捞,但这种方式效率太低。
发明内容
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就是要根据鱼类受精卵浮性特性,结合鱼类育苗过程中受精卵收集的技术特点,提供一种鱼类受精卵收集装置,以提高受精卵收集效率、降低损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鱼类受精卵收集装置,有一个网袋,所述网袋的网口布在一个框架上,所述框架安装有浮力装置,浮力装置对框架提供的浮力偏离其重心,框架上还系有两根牵引绳;所述网袋由筒体和底部组成,其中筒体是由网片构成的,底部是由白布构成,底部末端用绳子扎口。
使用时,将该装置放入亲鱼产卵池,两个人各拉一条牵引绳分在两岸操作,既可调节网口所在水面位置又可向前移动将水面上的卵兜进网中。待收集的受精卵达到一定数量后,先在水中漂洗再打开底部的绳子,然后用清水将网袋中的受精卵冲至水桶中,达到了收集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受精卵密度低于水的特性,为产卵池受精卵的收集提供了便利,不必放水过滤既减少了对受精卵的不利影响,提高孵化率,而且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所述框架内有支撑杆,所述两根牵引绳都系在支撑杆的中点上。这样既加强了框架又使两条牵引绳对装置的操作灵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该实施例中A向局部视图,图中:1-水面,2-牵引绳,3-浮力装置,4-框架,5-筒体,6-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1、一鱼类受精卵收集装置,如图1、2所示。有1个矩形框架4,框架用直径为0.5cm的不锈钢焊接而成,长80cm,宽40cm,对角用同样粗细的不锈钢钢筋焊接为支撑杆。在两个支撑杆的交叉点上系有两根10m长的尼龙牵引绳2。矩形框架的两个短边同侧各固定有一个两个泡沫浮力装置3。矩形框架上缝有上粗下细的网袋,网袋上部是以80目的筛绢为网片的筒体5,网袋下部是白色布底部6,底部末端位置开口处设置有扎口绳。
使用时,将亲鱼产卵池中的充气系统关闭20min后,将本装置放入亲鱼产卵池框架在浮力装置和自重的作用下呈开口侧向地浮于水面1,两个人各拉一条牵引绳分在两岸进行拉动操作。
2、另一鱼类受精卵收集装置,有一圆环框架,框架两侧各系一牵引绳,及偏上位置各固定一浮力装置,有网袋以口固定在框架上,该网袋上部为80目筛绢,下部为白布。底端有扎口绳。
本实用新型在受精卵收集操作过程中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对鱼类受精卵的损伤,从而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并且不需要排水收集受精卵,作用范围广则收集效率、受精卵孵化率和经济效益都得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6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