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式换热器及具有该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8680.6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5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伊东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8D9/00;F28F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诣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换热器 具有 制冷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式换热器及具有该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循环装置。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提出了一种层叠型的板式换热器,多个传热板隔着内翅片被层叠,在形成在传热板和传热板之间的各流路中,交替地使不同的流体流动,通过传热板进行热交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这种板式换热器具有成为流体的入口的通路孔,从通路孔流入的流体通过内翅片,但在内翅片中从通路孔远离的一侧的流速变慢,接近通路孔的一侧的流速变快。由此,在流路内,容易发生流速分布,速度慢的区域成为流体的滞留部,不能作为传热面发挥功能,另外,流动的偏流使压力损失增加。因此,在专利文献1~3中,具有使流速分布变得均匀的整流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昭59-229193号公报(第6页,图4)
【专利文献2】日本昭63-140295号公报(第6页,图1)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41676号公报(第2页,第3页,图8~10)
上述专利文献1、2的整流部都是复杂地组合多个板状部件而构成的,存在制作难、成本高的问题。
专利文献3的整流部件是切起一张板状部件地成形,或者多次弯折加工板状部件而形成,谋求构造的进一步简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点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使流速分布均匀的低成本的板式换热器及具有该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内容是一种板式换热器,在以规定的间隔设置的多个传热板之间交替地形成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在所述第一流路及所述第二流路中分别设置内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传热板分别具有:成为第一流体向所述第一流路的入口或第二流体向所述第二流路的入口的上游侧通路孔;和成为所述第一流体从所述第一流路的出口或所述第二流体从所述第二流路的出口的下游侧通路孔,在各个所述第一流路及所述第二流路中配置将各流路分隔成所述上游侧通路孔侧和所述内翅片侧的整流板,并被钎焊在所述传热板上,所述整流板具有成为所述第一流体或所述第二流体的流路的多个开口部,并调整所述多个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以便与所述上游侧通路孔的距离近的一侧相比,远的一侧的由所述整流板产生的流路阻力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是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的板式换热器,与所述整流板和所述上游侧通路孔的距离近的一侧相比,远的一侧的所述整流板和所述内翅片之间的间隔短。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的板式换热器,与所述多个开口部和所述上游侧通路孔的距离近的一侧相比,远的一侧的所述多个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大地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的板式换热器,所述多个开口部构成为相同的大小,所述多个开口部的所述整流板中的配置个数,在所述整流板中与所述整流板和所述上游侧通路孔的距离近的一侧相比,远的一侧的配置个数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的板式换热器,所述内翅片是偏置翅片。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的板式换热器,在所述下游侧通路孔和所述内翅片之间还具有与所述整流板相同的整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的板式换热器,在所述下游侧通路孔和所述内翅片之间还具有所述整流板和所述多个开口部的形状相同而总开口面积不同的整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是在第七方面的基础上的板式换热器,以所具备的两个所述整流板中的通过所述整流板时的流体密度低的所述整流板的总开口面积比所述流体密度高的所述整流板的总开口面积大的方式,形成有两个所述整流板的各自的所述多个开口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是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的板式换热器,所述整流板还具有从所述整流板的与分隔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沿与所述整流板正交的方向相互并行地延伸的一对腿部,所述一对腿部成为与所述传热板的接合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86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动泄漏检测部件的电子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排气温度热电偶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