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用大电流铜排密集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8773.9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1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解德荣;冯民权;李庆;常可;刘曦东;李虎林;师尚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通变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27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 器用 电流 密集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炉变压器的输出结构。
背景技术
电炉变压器为大电流输出,低压出线端子采用1×2支路或1×3支路时,为保证内部铜排的载流量及电流集肤效应降低,原结构内部与之电气连接的低压铜排常采用2×2支路或2×3支路。原结构虽然保证了电炉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气性能,但增大了低压线圈与变压器箱壁的距离,造成制造材料钢材、变压器油等材料增加,成本上升;且铜排支承角钢由于长度加长,支承强度不够,会引起引线铜排倾斜下沉,造成连接错位。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电炉变压器铜排支承角钢支承强度不够,容易造成引线铜排倾斜下沉、连接错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用大电流铜排密集组合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压器用大电流铜排密集组合结构,安装在用于固定铁芯的压板上,包括呈框架状的上支承架和下支承架;
上支承架上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上支承条;
位于上支承条竖直下方的下支承架上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下支承条;
上支承条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呈沉孔状的上插槽;
位于上插槽竖直下方的下支承条上设置有若干个呈沉孔状的下插槽;
上插槽和下插槽之间设置有若干进线铜排组和若干出线铜排组,进线铜排组和出线铜排组呈相间排列;
每个进线铜排组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进线铜排;
每个出线铜排组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出线铜排;
每个进线铜排组的两块进线铜排之间设置有第一纸板;
每个出线铜排组的两块出线铜排之间设置有第二纸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纸板和第二纸板的厚度均为0.5毫米;
相邻的进线铜排组和出线铜排组的间距为75毫米。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支承架和下支承架可以采用支承角钢。上支承条和下支承条可以采用木质支承。进线铜排与电流进线焊接,出线铜排与电流出线焊接。
本实用新型强度高,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变压器材料成本,提高了内部铜排连接精度,占用空间较少,可以减少涡流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1×2支路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1×3支路的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1×2支路的变压器用大电流铜排密集组合结构,安装在用于固定铁芯的压板上,包括呈框架状的上支承架1和下支承架2;
上支承架1上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上支承条3;
位于上支承条3竖直下方的下支承架2上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下支承条4;
上支承条3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呈沉孔状的上插槽5;
位于上插槽5竖直下方的下支承条4上设置有若干个呈沉孔状的下插槽6;
上插槽5和下插槽6之间设置有两个进线铜排组和两个出线铜排组,进线铜排组和出线铜排组呈相间排列;
每个进线铜排组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进线铜排7;
每个出线铜排组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出线铜排8;
每个进线铜排组的两块进线铜排7之间设置有第一纸板9;
每个出线铜排组的两块出线铜排8之间设置有第二纸板10。
所述第一纸板9和第二纸板10的厚度均为0.5毫米;
相邻的进线铜排组和出线铜排组的间距为75毫米。
图3示出了1×3支路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包括三个进线铜排组和三个出线铜排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通变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通变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8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铆装置
- 下一篇:用于三色盖冷装垫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