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能耗损失且防止干烧的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8949.0 | 申请日: | 2014-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3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蔡定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定谦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能 损失 防止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特别涉及一种低能耗损失且防止干烧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作为一种电子科技的产物,以其方便、清洁、安全、省电且耐用的优势而倍受人们青睐。目前市面上的电磁炉所用的机体台面大都是平面型的钢化玻璃或微晶陶瓷面板。一方面,使用时锅具是直接放在台面上,锅具的热能很容易传到台面,不仅形成热能浪费,且台面很容易被高温锅具损伤;另一方面,这种平面型电磁炉炒菜不好用,容易晃动,烹调时油或菜肴不能集中在锅具中间底部;再者,一般平板电磁炉的防干烧保护装置是把感温器安装在发热线圈中间,隔着微晶面板与锅具相接触,因为发热线圈中间约有直径2公分左右没有绕发热线圈,是发热盲区,锅具底部中间的温度要比周围温度低几十度,因此防干烧的保护反应不灵敏,甚至不起保护作用。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电磁炉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低、低能耗损失且能有效防止干烧的电磁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低能耗损失且防止干烧的电磁炉,包括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面为热固性树脂热压成型与圆底或凹形锅具相适应的凹形台面,所述的台面上通过高温胶粘合有若干个陶瓷圆片,在所述的凹形台面凹下边缘设置有与锅底接触的金属弹片,金属弹片与地线连接,在所述的金属弹片的下方设有防止干烧的感温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陶瓷圆片其上面成圆弧形,底部成平面状,这样即有利于贴合,还能减少陶瓷片的与台面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损失且防止干烧的电磁炉,包热固性树脂热压成型与圆底或凹形锅具相适应的凹形台面,且在台面上通过高温胶粘合有若干个陶瓷圆片。利用多个陶瓷圆片把炉体与锅具隔开,形成点状支撑,减少接触面积降低热能的损耗以达到节能的效益。再者通过在凹形台面凹下边缘设置与锅底接触的金属弹片,将金属弹片与地线连接,并在金属弹片的下方设一防止干烧的感温器,可防止干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圆片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片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片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损失且防止干烧的电磁炉,其台面为热固性树脂热压成型与圆底或凹形锅具相适应的凹形台面1,台面上通过高温胶粘合有若干个陶瓷圆片2。参见图2,为了有利于贴合,还能减少陶瓷片与台面的接触面积最好使陶瓷圆片其上面成圆弧形,底部成平面状。参见图3及图4,为提高防干烧感温器检测的灵敏度,先在凹形台面1凹下边缘设一与锅底接触的金属弹片3,金属弹片3与地线连接,然后再在金属弹片3的下方设防止干烧的感温器4。
一般电磁炉防干烧的过热保护温度大约设定在170℃左右,如果感温器距离锅具侧面太接近的话,煎炒、爆炒时容易过早引起保护,所以必须调整感温器在弹片上的适当位置,即调整感温器与锅具的距离,以延缓保护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损失且防止干烧的电磁炉,包热固性树脂热压成型与圆底或凹形锅具相适应的凹形台面,且在台面上通过高温胶粘合有若干个陶瓷圆片。利用多个陶瓷圆片把炉体与锅具隔开,形成点状支撑,减少接触面积降低热能的损耗以达到节能的效益。再者通过在凹形台面凹下边缘设置与锅底接触的金属弹片,将金属弹片与地线连接,并在金属弹片的下方设一防止干烧的感温器,可防止干烧。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定谦,未经蔡定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8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级氢氟酸取样室
- 下一篇:柔性直流换流站阀厅与直流场合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