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涂布真空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0002.3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5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旻;蔡光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克发(无锡)印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布真空分离器,属于涂布真空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已有的技术中,涂布真空系统由真空泵通过真空管直接接至涂布头的左右两端。若涂布真空过大,则真空系统将会反吸涂布液至真空管,久而久之涂布液会凝固结晶,从而将真空管堵塞。当生产操作人发现后,由于管路较长在拆卸和清洁方面极其困难,周而复始很难彻底根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涂布真空分离器,从而使得真空系统的真空管更容易维护清洁,同时降低了由于真空管堵塞导致生产故障的发生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涂布真空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其特征是:分离器本体上端连接连接螺母,连接螺母内侧连接真空管入管口,分离器本体中部连接分离器出管口,分离器本体下端连接分离器排液口。
进一步的,真空管入管口和分离器本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真空管入管口上通过螺钉连接分离器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够有效的解决真空管清洁及维修不便等诸多问题,降低了由于真空管堵塞导致生产故障的发生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半剖图。
附图标记说明:1-分离器本体、2-真空管入管口、3-连接螺母、4-分离器固定板、5-分离器排液口、6-密封圈、7-分离器出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分离器本体1,分离器本体1上端连接连接螺母3,连接螺母3内侧连接真空管入管口2,真空管入管口2通过管路接至真空泵。
所述真空管入管口2和分离器本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6,密封圈6用于提高分离器本体1的密封性。
真空管入管口2上通过螺钉连接分离器固定板4,通过分离器固定板4将分离器固定在设备上。
分离器本体1中部连接分离器出管口7,分离器出管口7通过软性真空管连接涂布头。
分离器本体1下端连接分离器排液口5,分离器排液口5连接至排液瓶,用于储存由于真空过大吸入的涂布液。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真空泵工作时,通过真空管连接至真空分离器的真空管入管口2,分离器出管口7连接至涂布头,这样产生了涂布时所需要的真空量。当真空过大时,涂布液会随着真空管被吸入分离器本体1之中,由于重力缘故被吸入的涂布液会从真空分离器底部留至排液瓶,因此不会产生结晶。在排液瓶中加入水可防止排液口真空泄露,此外真空管入管口2和分离器出管口7上下分布,如果吸入涂布液过多,会从该排液瓶上端流出,不会造成涂布液无法排除而产生结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够有效的解决真空管清洁及维修不便等诸多问题,降低了由于真空管堵塞导致生产故障的发生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克发(无锡)印版有限公司,未经爱克发(无锡)印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0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