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解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0003.8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顾国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国培 |
主分类号: | E05B47/06 | 分类号: | E05B47/06;E05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解锁 装置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解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门,所述自动解锁装置用于门的自动上锁与解锁。
背景技术
随着公共服务设施的科技水平日益提升,自动门装置在公共场所和设备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常用的自动门有气压驱动、旋转电机+大螺距丝杆或同步皮带驱动等几类,为保证自动门在门扇关闭的状态下闭锁和在开门时解锁均在自动门上安装有控制装置控制的闭锁气缸或其它类型的闭锁和解锁装置,由于要求闭锁和解锁装置能够可靠的闭锁和解锁门扇并为控制装置提供闭锁和解锁状态的电信号,闭锁和解锁装置的结构复杂,故障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解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门,该自动解锁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使门自动上锁与解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解锁装置,其包括:在门框上垂直对齐设有的一对锁扣,各锁扣的右端竖板上分别设有与一侧的锁头相配合的扣槽,所述一对锁头与设于门板后侧且可以垂直移动的支撑杆固定连接,该支撑杆与相邻且垂直的连接杆二固定连接;该连接杆二与其下方垂直的齿条固定连接,该齿条与固定设于门板后侧面且轴线水平设置的电机的转子头部小齿轮啮合。
所述门板后侧面固定设有支座,该支座的顶部设有由垂直的一对支座板一组成的滑槽一且两侧支座板一上左右对齐设有一对贯通的槽孔一,所述支座的底部设有由垂直的一对支座板二组成的滑槽二,所述滑槽一与滑槽二宽度相等且共轴线,空心杆滑动配合于所述滑槽一与滑槽二内,所述连接杆二滑动配合于所述空心杆的中心通孔内,所述连接杆二上分别设有左右朝向的通孔一与通孔二,所述空心杆的左右两侧面对齐设有一对贯通的槽孔二,定位销一穿过所述一对槽孔一及一对槽孔二并固定套设于所述通孔一内,支撑销穿过所述一对槽孔二并固定套设于通孔二内,所述空心杆的右侧面水平固定设有外壳,柱塞滑动配合于该外壳 内,该柱塞的左端设有一凹槽,所述支撑销的右端适于滑动配合于该凹槽内。
所述锁扣的右端竖板上设有前低后高且斜向布置的扣槽,该扣槽的前端为入口且后端为弧形封闭状态。
所述外壳的左端下表面设有适于支撑销垂直通过的通孔,所述柱塞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索,该拉索的另一端缠绕于门板后侧面上的转筒上。
一种门,其包括上述自动解锁装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自动解锁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使门自动上锁与解锁;
(2)所述支撑销能够将连接杆二与空心杆固定连接,从而使两者同时垂直移动并驱动支撑杆来进行上锁或解锁;
(3)所述扣槽前低后高的斜向布置,当锁头移动至扣槽顶端时,可以使锁头与扣槽的边缘产生紧压力,防止锁头轻易滑出;
(4)所述转筒能通过拉索驱动柱塞移动并与支撑销脱离,从而在电机不工作的情况下实现手动解锁。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原理及其相比于现有产品的技术优势,下面借助于附图通过应用所述原理的非限制性实例说明可能的实施例。在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解锁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解锁装置的支座的正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解锁装置的支座的侧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解锁装置的锁扣的正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解锁装置的锁扣的侧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解锁装置的锁扣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解锁装置的空心杆的正面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解锁装置的空心杆的侧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解锁装置的连接杆二的正面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解锁装置的连接杆二的侧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解锁装置的开门状态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解锁装置的关门状态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解锁装置的手动解锁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自动解锁装置包括:门框1,铰链2,门板3,锁扣4,锁头5,连接杆一6,支撑杆7,连接板8,连接杆二9,空心杆10,定位销一11,定位销二12,支座13,支撑销14,外壳15,滑套16,柱塞17,拉索18,转筒19,电机21,齿条22,连接杆三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国培,未经顾国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0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调控SMN2剪接的化合物
- 下一篇:一种金线莲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