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瓶装提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0754.X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4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沈重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鑫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28 | 分类号: | B65D2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装 提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装提手。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去超市或者大型商场购物,如果购买的是类似于各种瓶装饮料或者酒类,通常采用的携带方式是手握或者箱提,由于瓶体外表滑腻,手提很容易发生滑落等事故,给携带带来很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瓶装提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瓶装提手,应用于瓶体上,其中,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连接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的桥接段,所述第一端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端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任意一个套设在所述瓶体上;所述瓶装提手由弹性材料制成。
上述瓶装提手,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的任意一个的孔壁上分布有若干沿着朝向孔心方向开口的裂口。
上述瓶装提手,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的任意一个的孔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沿着朝向孔心方向开口的裂口。
上述瓶装提手,其中,所述第一端及其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端及其所述第二通孔均为圆形。
上述瓶装提手,其中,所述第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的孔径,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
上述瓶装提手,其中,所述瓶装提手为一体成型。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方便瓶装酒水的提携,且提手可以反复利用,制造成本低,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瓶装提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瓶装提手主要应用于瓶体上,参照图1,本瓶装提手包括第一端1、第二端2和连接第一端1、第二端2的桥接段3,第一端1上设有第一通孔11,第二端2上设有第二通孔22,第一端1和第二端2中的任意一个套设在瓶体上。本瓶装提手由拉伸回弹性好的弹性材料制成,最常用的制成材料为塑胶,且可以设计为不同的颜色组合。
关于桥接段3的设计,参照图1所示,其宽度最好小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2的孔径,长度方面从使用习惯方面考虑以6cm至8cm为宜。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2中的任意一个的孔壁上分布有若干沿着朝向孔心方向开口的裂口4,参见图1所示,一般裂口4的数量为5-6个,进一步优选的,裂口4的分布方式为均匀分布,裂口4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本瓶装提手在套设上瓶体时移动更加顺滑。
第一端1及其第一通孔11、第二端2及其第二通孔22均为圆形,这是由于瓶体的外轮廓一般为圆形,或者也可以将第一端1和第二端2设计为其他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端1的孔径大于第二端2的孔径,第一通孔11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22的孔径,具有较大孔径的第一端1此时供套设在瓶体上,而另一个孔径较小的第二端2用于套设在手指上,同样地,第二端2上的裂口设计也是为了方便套设,使得套设过程中的移动更加顺滑。
本瓶装提手优选为一体成型制成,制作工艺简单。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只是作为范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出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鑫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鑫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07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