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用涡轮增压器的外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1738.2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3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三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14 | 分类号: | F01D25/14;F01D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44100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涡轮 增压 外壳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飞机用涡轮增压器的外壳机构。
背景技术
在航空领域中,飞机发动机结冰已经成为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飞机结冰往往发生在飞机飞行在负温云层或者混合云层中,云层中的过冷水滴与发动机碰撞,使发动机前缘结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飞机除冰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包括电加热除冰、热空气防冰、喷液防冰和惯性防冰。
虽然各种防冰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在解决涡轮蜗壳结冰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短板,其原因就在于,当飞机飞行在高空时,为了补偿空气中氧含量低的问题,飞机需要通过涡轮增压器来提高空气的吸入量,满足发动机额定功率输出所需要的氧气。在此过程中,随着气体吸入量的增大,空气中的过冷水滴或水汽不可避免的大量进入到涡轮增压器的外壳之中,其结冰过程迅速,结冰量大,并且冰型以不规则为主,难于通过传统的方法去除。随着结冰量的不断增大,进气口所能吸入的空气量不断降低,对飞行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热稳定、除冰迅速的飞机用涡轮增压器的外壳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飞机用涡轮增压器的外壳机构,包括涡轮增压器壳体,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壳体的上部连接有防冰气外壳,所述的防冰气外壳和涡轮增压器壳体围成一个防冰气体仓,所述的防冰气体仓的防冰气入口设置在防冰气外壳上,所述的防冰气体仓的防冰气出口设在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壳体上。
在上述的飞机用涡轮增压器的外壳机构中,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包括涡轮进口接管、涡轮出口喷嘴和蜗壳本体,所述的涡轮出口喷嘴设在所述蜗壳本体的上侧,所述的防冰气外壳的上部套接在涡轮出口喷嘴上,所述的防冰气外壳的下部与蜗壳本体相连,所述的防冰气出口设在所述的涡轮出口喷嘴和蜗壳本体之间。
在上述的飞机用涡轮增压器的外壳机构中,所述的涡轮出口喷嘴的底部设有防冰气环形管,所述的防冰气环形管的出口和入口设置在所述的防冰气外壳上。
在上述的飞机用涡轮增压器的外壳机构中,还包括一个测压组件,所述的测压组件用于测量所述的涡轮出口喷嘴的压力。
在上述的飞机用涡轮增压器的外壳机构中,所述的测压组件包括测压接口和测压接管,所述的测压接口设置在所述的防冰气外壳上,所述的测压接管的一端与测压接口相连,另一端与涡轮出口喷嘴连通。
在上述的飞机用涡轮增压器的外壳机构中,所述的涡轮进口接管内还设有一个L形皮托管,所述的L形皮托管的动压测压口与涡轮进口接管内的气体流动方向相对。
在上述的飞机用涡轮增压器的外壳机构中,所述的蜗壳本体的底部连接有蜗壳法兰,所述的蜗壳法兰上设有若干个自锁钢丝螺套。
在上述的飞机用涡轮增压器的外壳机构中,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和防冰气外壳和防冰气入口为铝质材料。
与传统的涡轮蜗壳相比,本方案在蜗壳本体上增设了防冰气体仓,并且在出气喷嘴上设置了至少一圈防冰环形管,有效的防止了蜗壳结冰以及出气喷嘴结冰的问题。当飞机进入恶劣的飞行环境后,皮托管检测进气流速,计算机根据皮托管检测的数据,来控制防冰气体仓的气体压力,通过皮托管和防冰气体测压组件共同结合,来达到综合防冰的效果,一旦涡轮增压器出现了结冰或者即将结冰的情况,及时调节防冰气体压力,进行除冰和防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的后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A-A剖面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B-B旋转剖面的剖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C-C剖面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D-D旋转剖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一种飞机用涡轮增压器的外壳机构,包括涡轮增压器壳体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壳体1的上部连接有防冰气外壳2,所述的防冰气外壳2和涡轮增压器壳体1围成一个防冰气体仓3,所述的防冰气体仓3的防冰气入口4设置防冰气外壳2上,所述的防冰气体仓3的防冰气出口5设在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壳体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三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襄阳三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17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