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药箱落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2262.4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贾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克尘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F1/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1015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药箱的落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絮凝剂是污水治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药剂,絮凝过程是污水处理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确保经大型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水质能够符合国家规定排放标准,有效防止了水污染现状的恶化,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絮凝剂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盐类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用户可以依据废水性质不同进行合理选择。絮凝剂与废水处理设备相结合,使废水处理效果更加,有效解决了废水处理难题,有效地提升了污水处理速率,使废水处理效果显著。
现有的絮凝剂的生产过程通常采用水解法,在水解加药过程中,药剂需要类似圆筒的落料装置,将药剂直接加入加药箱内后,进行搅拌溶解,但是由于浮力的存在,大量药剂颗粒会漂浮在加药箱内的水面上,致使搅拌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加药箱内絮凝剂溶解不充分,加药箱内会有大块状凝聚在一起的药剂,影响加药箱内絮凝剂的实际浓度;而且在加入过程中,落料装置内壁上会粘有大量药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一种能够在进行污水处理时,使药剂在加药箱内能溶解充分,而且药剂不会粘在内壁上的落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加药箱落料装置,其能够使得在进行污水处理时药剂在加药箱内能溶解充分,而且药剂不会粘在内壁上,不会造成浪费。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药箱落料装置,包括装在加药箱上的落料筒,所述落料筒内设有隔板,将落料筒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隔板上装有与下腔体连通的进料筒,所述上腔体连接有冲刷管,所述下腔体连接有进水管。
其中,所述进料筒的高度小于上腔体的高度。
其中,所述进料筒和落料筒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进料筒装在隔板的中心处。
其中,所述进料筒的纵截面为漏斗状。
其中,所述冲刷管与上腔体的侧壁相切。
其中,所述冲刷管上设有用于控制水流量的阀门开关。
其中,所述冲刷管内的水压不低于0.2MPa。
其中,所述进水管设在下腔体的侧壁上。
其中,一种加药箱,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药箱落料装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加药箱落料装置,将落料筒内设有隔板,将落料筒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进料筒装在隔板上,与下腔体连通,冲刷管与上腔体连通,进水管与下腔体连通。药剂通过进料筒进入下腔体,与进水管的水充分混合溶解后进入加药箱中,使药剂在加药箱内溶解充分,浓度配制准确度高;而且在上腔体内连接有冲刷管,产生的水流进入进料筒,从而达到冲刷进料筒内壁的目的,使药剂不会粘在进料筒的内壁上,保证了实际的加药量,不会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药箱落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落料筒的俯视图。
其中,1:加药箱;2:落料筒;3:隔板;4:进料筒;5:冲刷管;6:进水管;21:上腔体;22:下腔体;51:阀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说明,“缺口状”的含义为除截面平齐外的形状。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克尘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克尘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22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