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及燃气工业锅炉燃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2463.4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1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程静;谢常欢;吴继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约宗;张秋红 |
地址: | 518024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工业锅炉 燃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环保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及燃气工业锅炉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越来越较多的应用于工业锅炉,燃气工业锅炉的比例达5%左右,且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燃气工业锅炉运行目前存在着以下问题:1、配风不良导致燃烧不充分;2、氮氧化物排放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及燃气工业锅炉燃烧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用于向炉膛喷入燃气及空气,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包括:
主体,主体中间开设预混通道,预混通道具有第一通道入口、第二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通道出口与炉膛相连通;
一次风通道,具有一次风入口和与第一通道入口相连通的一次风出口;
一次风机,与一次风入口相连接;
燃气通道,具有燃气入口和与第二通道入口相连通的燃气出口,燃气出口位于一次风出口与通道出口之间;及
二次风通道,设置在主体外部,二次风通道具有用于连接二次风机的二次风入口和用于与炉膛相连通的二次风出口,二次风出口位于通道出口外围。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二次风通道包括两个,分别相对设置在主体的上下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燃气通道垂直于预混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一次风通道垂直于预混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工业锅炉燃烧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炉膛和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以及设置在炉膛和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连接处的点火器,其中,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包括:
主体,主体中间开设预混通道,预混通道具有第一通道入口、第二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通道出口与炉膛相连通;
一次风通道,具有一次风入口和与第一通道入口相连通的一次风出口;
一次风机,与一次风入口相连接;
燃气通道,具有燃气入口和与第二通道入口相连通的燃气出口,燃气出口位于一次风出口与通道出口之间;及
二次风通道,设置在主体外部,二次风通道具有用于连接二次风机的二次风入口和用于与炉膛相连通的二次风出口,二次风出口位于通道出口外围。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工业锅炉燃烧系统,二次风通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工业锅炉燃烧系统,二次风通道包括两个,分别相对设置在主体的上下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工业锅炉燃烧系统,燃气通道垂直于预混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工业锅炉燃烧系统,一次风通道垂直于预混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工业锅炉燃烧系统,还包括与二次风通道相连接的二次风机。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及燃气工业锅炉燃烧系统能增加燃气燃烧火焰的宽度,使燃烧更加充分,且在主燃烧区形成低温低氧燃烧,形成抑制氮氧化物生成的氛围,达到节能环保之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及燃气工业锅炉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构造一种用于向炉膛200喷入燃气及空气的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100。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100包括主体10、一次风通道20、一次风机30、燃气通道40和二次风通道50。
其中,主体10中间开设预混通道11,预混通道11具有第一通道入口111、第二通道入口112和通道出口113,通道出口113与炉膛200相连通。
一次风通道20具有一次风入口和一次风出口,一次风出口与第一通道入口111相连通。优选地,一次风通道20垂直于预混通道11的长度方向设置。一次风机30与一次风入口相连接,用于向一次风通道20提供一次风。
燃气通道40具有燃气入口和燃气出口,燃气出口与第二通道入口112相连通,燃气出口位于一次风出口与通道出口113之间。优选地,燃气通道40垂直于预混通道11的长度方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未经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24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