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跷式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2500.1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8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伟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跷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跷式电动车。
背景技术
在现代城市中,电动车越来越普及,电动车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从有刷电机到无刷电机,从有传感器到无传感器,巡航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且现有的电动车大部分都是由手控制电动车的行驶方向、加速及制动,在骑行电动车路过台阶时行驶非常不方便,现有的电动车均不能解决以上这几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的高跷式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跷式电动车,包括右车体、左车体、车架、传感器、踏板和轮毂电机,所述右车体上装有车架,车架内装有电瓶和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上装有电源开关,所述车架底部装有车轮,车轮通过轮毂电机上的中心轴与车架连接,所述车架一侧装有踏板,踏板上装有传感器,所述车架装有踏板的一侧装有绑带,所述踏板及传感器与轮毂电机上的中心轴连接,所述轮毂电机上装有刹车器,刹车器与踏板连接,所述左车体的结构与右车体的结构一致。
进一步,所述车架装有踏板的一侧装有多根绑带。
进一步,所述右车体与左车体通过紧固螺丝对称连接,踏板分别位于右车体和左车体的外侧,右车体和左车体连接处的上端装有扶把。
进一步,所述扶把的外边缘形状为T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跷式电动车可通过双脚对电动车进行控制,分离式设计,使车体在行驶时能够更加灵活,本实用新型材质易得,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操作简便,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右车体,2左车体,3车架,4电瓶,5刹车器,6智能控制器,7电源开关,8车轮,9中心轴,10轮毂电机,11传感器,12踏板,13绑带,14紧固螺丝,15扶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高跷式电动车,包括右车体1、左车体2、车架3、传感器11、踏板12和轮毂电机10,所述右车体1上装有车架3,车架3内装有电瓶4和智能控制器6,智能控制器6上装有电源开关7,所述车架3底部装有车轮8,车轮8通过轮毂电机10上的中心轴9与车架3连接,所述车架3一侧装有踏板12,踏板12上装有传感器11,所述车架3装有踏板12的一侧装有绑带13,所述踏板12及传感器11与轮毂电机10上的中心轴9连接,所述轮毂电机10上装有刹车器5,刹车器5与踏板12连接,所述左车体2的结构与右车体1的结构一致,所述车架3装有踏板12的一侧装有多根绑带13。
该实用新型一种高跷式电动车,使用时将右车体1和左车体2分别绑在腿的外侧,将脚踏在踏板12上,一脚一个,行驶时通过踏板12与传感器11控制行驶加速及制动,完全不用双手控制方向,由脚控制行驶方向,遇到台阶时,可直接抬腿迈过去。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高跷式电动车,包括右车体1、左车体2、车架3、传感器11、踏板12和轮毂电机10,所述右车体1上装有车架3,车架3内装有电瓶4和智能控制器6,智能控制器6上装有电源开关7,所述车架3底部装有车轮8,车轮8通过轮毂电机10上的中心轴9与车架3连接,所述车架3一侧装有踏板12,踏板12上装有传感器11,所述车架3装有踏板12的一侧装有绑带13,所述踏板12及传感器11与轮毂电机10上的中心轴9连接,所述轮毂电机10上装有刹车器5,刹车器5与踏板12连接,所述左车体2的结构与右车体1的结构一致,所述车架3装有踏板12的一侧装有多根绑带13,所述右车体1与左车体2通过紧固螺丝14对称连接,踏板12分别位于右车体1和左车体2的外侧,右车体1和左车体2连接处的上端装有扶把15,所述扶把15的外边缘形状为T型。
该实用新型一种高跷式电动车,使用时手握扶把15,双脚分别踏在车体外侧的踏板12上,通过踏板12和传感器11对车体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伟,未经杜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2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车架头部结构
- 下一篇:自平衡电动独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