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通道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3483.3 | 申请日: | 2014-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0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辉;沈卫立;石景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2;F25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旦华 |
地址: | 3116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换热器 | ||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以及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2)相连通的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若干个所述换热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3)包括两个对接成一体的换热片(4),所述换热片(4)的对接面上成型凹陷槽,两所述换热片(4)的所述对接面对接后,对接的所述凹陷槽形成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包括入口通道(5),出口通道(6),以及若干个将所述入口通道(5)和所述出口通道(6)相连通的中间通道(7),所述换热片(4)上还设有若干成半包围状的翅片(8),所述翅片(8)两两之间形成有通风槽(9),所述中间通道(7)处于所述翅片(8)的半包围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通道(7)由多个呈“Ω”字型的毛细通道首尾相连形成,其中所述“Ω”字型的横向通道成型在所述换热片(4)的扁平管上,所述“Ω”字型的纵向通道处于所述翅片(8)的所述半包围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通道的内腔横截面为方形或非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通道的水力直径设为0-0.6mm。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8)由位于所述纵向通道两侧的从所述换热片(4)上抠出的薄片向所述纵向通道方向翻转对接形成,所述换热片(4)上抠出所述薄片后形成的通槽为所述通风槽(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8)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翅片(8)的受风面与所述换热片(4)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通道(5)和所述出口通道(6)中还设有防止所述入口通道(5)和所述出口通道(6)在对接过程中被压扁的柱状凸起(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3)平行叠加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单元(3)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4)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凹陷槽采用化学腐蚀加工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方式为焊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方式为原子扩散焊焊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34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横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脑冰箱控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