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针注药口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3934.3 | 申请日: | 2014-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鄢建勤;易晓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鄢建勤;易晓彬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雨***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针注药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静脉输液管道中的辅助装置一无针注药口。
背景技术
无针注药口(或无针输液接头)是一种用于静脉输液管道中的辅助装置。在静脉输液管道上每天要多次经输液管道进行静脉注射,采用无针注药口,能有效防止医护人员被注射针刺伤并感染,同时也减小了患者被二次感染的可能性。
专利号ZL201320379673.3公开了一种无针输液接头,此技术是将带有自封闭通道的硅胶阀卡接在输液底座与外壳之间,使用时,利用输液底座底部的导管连接头与输液导管连接后再行使用,此种产品虽然解决了无针注射的问题,但其生产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制造成本高,且经临床使用发现有如下缺点:1、每次使用时都得将其与输液导管连接,使用完后又得取下,使用极为麻烦;2、由于硅胶阀是卡接在输液底座与外壳之间,而硅胶阀都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且硅胶阀下端是悬在底部上的一个环形中空结构中,因此,如果输液底座与外壳之间的配合间隙过大,则在使用的过程中,注射器鲁尔接头的一次插入就有可能造成硅胶阀向内移位松动甚至脱落,即使配合适当,因为硅胶阀都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具有延展性),当多次使用,注射器的鲁尔接头在硅胶阀的自封闭通道中进行多次穿插时,也会造成硅胶阀逐渐向内移位松动甚至脱落(弹性材料制成的紧锁环并不能起到理解的定位效果),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甚至有可能造成医疗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且直接安装在输液管道上的无针注药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无针注药口,包括支撑管、硅胶管及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管一体成型在输液管的管道外壁上,支撑管为中空状结构并设置有底座,支撑管中空形成的内部空腔与输液管管道连通,所述的硅胶管的一端插接在支撑管的内部空腔中,且硅胶管的此端为中空状并与支撑管的内部空腔及输液管管道连通,硅胶管的另一端轴向设置有一条常闭状态的自密闭插缝,且自密闭插缝延伸至硅胶管另一端中空形成的空腔,所述外壳的一端套接在硅胶管上,另一端套接在支撑管外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硅胶管插接在支撑管内部空腔中的一端的外壁为波浪形结构,硅胶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台与卡台,在自密闭插缝的开口端设置有喇叭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为一端大另一端小的结构,大的一端与支撑管外壁套接且设置有与硅胶管定位台相配套的空腔,小的一端设置有与硅胶管卡台相配套的空腔,且在硅胶管小端的外壁还设置有螺纹。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硅胶管采用极富弹性的硅胶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自密闭插缝在常态时(未插入注射器注射口时),在硅胶管硅胶材料的弹力作用下,能保持密闭不透气状态,当注射器的注射口插入后,能被有效挤开形成通道,注射口拔出时,又能恢复形成密闭状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简易,生成与使用成本低,使用极为方便且安全可靠,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使用时的操作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硅胶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支撑管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支撑管2--硅胶管3--外壳4--输液管5--底座6--支撑管内部空腔7--自密闭插缝8--硅胶管内部空腔9--定位台10--卡台11--喇叭口12--螺纹13--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6所示,无针注药口,包括支撑管1、硅胶管2及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管一体成型在输液管4的管道外壁上,支撑管为中空状结构并设置有底座5,支撑管中空形成的内部空腔(如附图中支撑管内部空腔6所示)与输液管管道连通,所述的硅胶管的一端插接在支撑管的内部空腔中,且硅胶管的此端为中空状并与支撑管的内部空腔及输液管管道连通,硅胶管的另一端轴向设置有一条常闭状态的自密闭插缝7,且自密闭插缝延伸至硅胶管另一端中空形成的空腔(如附图中硅胶管内部空腔8所示),所述外壳的一端套接在硅胶管上,另一端套接在支撑管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鄢建勤;易晓彬,未经鄢建勤;易晓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3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运行状态报警器的电力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