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药物输送功能的冷热刀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4384.7 | 申请日: | 2014-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4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刚;朱凯旋;沈凌霄;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8/02 | 分类号: | A61B18/02;A61B18/08;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胡湘根;王立民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输送 功能 冷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药物输送功能的冷热刀及系统。
背景技术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一种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全世界由肿瘤引发的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跃居全世界人类生命健康的首要敌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肿瘤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肿瘤手术治疗、肿瘤化疗、肿瘤放疗等。通常早期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但由于手术常常无法彻底清除癌细胞且无法控制转移,因此手术治疗肿瘤可能会在若干年后存在会复发和转移可能性,并且传统手术治疗还存在创伤大、出血多、病人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等缺点。肿瘤化疗是通过化疗药物杀死肿瘤组织,达到治疗效果,由于化疗常常是全身用药,化疗药物通常对人体正常细胞也具有一定伤害,特别是身体虚弱的病人不宜采用化疗方法。放疗是通过高能量射线杀死肿瘤组织,比较适合治疗皮肤性、鳞癌等表皮癌症,对于人体内脏器官癌症效果不明显,且也会对正常组织造成很大伤害,同时放疗和化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将对正常细胞和免疫(抵抗)细胞一同杀死,易出现毒副作用。因此传统疗法不仅成功率不高,而且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大部分人丧失劳动能力。
为了更好更安全地治疗肿瘤,近年来冷热刀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冷热刀是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新兴医疗器械,其可对肿瘤组织实施快速降温冻结和骤然升温,从而有效地摧毁肿瘤组织。但现有的冷热刀只适用于治疗直径小(一般指直径小于4cm)且形状规则的肿瘤,对于直径较大或者形状不规则的肿瘤则很难全部杀死,这样往往会导致术后易复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仅适用于治疗直径小且形状规则的肿瘤,对直径大及形状不规则的肿瘤也能够起到良好治疗效果的带药物输送功能的冷热刀及冷热刀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药物输送功能的冷热刀,包括冷热刀主体、导药管和注射单元;所述导药管具有药物输入端和药物输出端,所述注射单元与所述导药管的药物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冷热刀主体上设置有导药管通道,所述导药管位于所述导药管通道中。
优选地,所述导药管的直径小于0.5mm。
优选地,所述导药管通道位于所述冷热刀主体的刀杆上。
更优选地,所述导药管的直径为所述刀杆直径的1/10~1/5。
更优选地,所述导药管通道为所述刀杆外表面上的凹槽。
更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大于1/2圆周的圆弧,且所述导药管通道的直径比所述导药管的直径大0.01mm~0.05mm。
优选地,所述注射单元为注射泵。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冷热刀系统,包括上述带药物输送功能的冷热刀、信息采集单元、导药管移动控制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信息采集单元采集到的肿瘤信息,输出导药管移动速率信号及注射速率信号;所述注射单元根据注射速率信号控制药物的输出速率,所述导药管移动控制单元根据导药管移动速率信号控制所述导药管在所述导药管通道中的移动速率。
优选地,所述信息采集单元为核磁共振仪。
优选地,所述导药管移动控制单元为微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药物输送功能的冷热刀在传统冷热刀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可输送药物的导药管,使得冷热刀在能够完成冷热治疗的同时,还能够完成抗肿瘤药物的输送,提高了冷热刀的治疗效果及适用范围,使冷热刀不但对直径小且形状规则的肿瘤有更好地治疗效果,而且也适用于治疗直径大及形状不规则的肿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热刀系统通过对注射单元和导药管移动控制单元的控制,可保证抗肿瘤药物更均匀的渗透到肿瘤组织中,从而对肿瘤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易于实现全自动化,便于冷热刀系统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药物输送功能的冷热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热刀系统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带药物输送功能的冷热刀-1,冷热刀主体-11,刀柄-11a,刀杆-11b,刀头-11c,导药管通道-110,导药管-12,注射单元-13,信息采集单元-2,导药管移动控制单元-3,控制单元-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4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