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闭式变频直供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4807.5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5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选;毛小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凌中瑞电气自动化节水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供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闭式变频直供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节能供暖需要另设热交换站、补水箱、补水泵、软水处理设备等,大大增加一次性投资,而且,由于设备众多,从居民家中出来后,热水其实还有很多能量没有被利用,大大浪费了热量。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节能和多用途的闭式变频直供暖设备,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闭式变频直供暖设备,包含市政供暖管网,以及建筑体,其特征在于,市政供暖管网包含热供水管网,所述热供水管网连接接入混水罐,所述混水罐位于建筑体的地下,混水罐伸出管道连接加压的水泵以及阀门后接入室内的暖气片,所述暖气片伸出管道连接减压阀和出水阀门,所述出水阀门连接热出水管网,所述减压阀和出水阀门之间的管道还包含管道接入混水罐,该接入混水罐的管道上有止流阀,混水罐伸出管道上还安装有压力计、温度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暖气片本体上固连有一个以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为金属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暖气片本体的壳体上凹陷进去一个以上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暖气片或者位于室内的连接暖气片的管道上伸出一个出水管道,出水管道包含出水口,出水管道上还有出水球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暖气片在室内连接的管道为扁平状,其截面为椭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暖气片在室内连接的管道上方包含放置平面,管道上方有一个平整的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混水罐上有压力计和温度计,混水罐下方有排污阀和排污管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压力计通信连接变频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压的水泵以及阀门二者串联组成加压组件,加压组件有一组以上,一组以上的加压组件并联接入管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压的水泵以及阀门位于地下。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建筑高区与市政供暖管网之间加装供暖设备,采用直连连接并网的方式供暖。从而大大提高了供暖效果、节省投资、节约占地面积、利用热源压力降低运行费用。该设备安装方便、技术先进、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是最新一代高层供暖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暖气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动调节阀;2.出水阀门;3.减压阀;4.压力变送器;5.止流阀;6.阀门;7.水泵;8.混水罐;9.暖气片10.出水口;11.球阀;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闭式变频直供暖设备,包含市政供暖管网,以及建筑体,其特征在于,市政供暖管网包含热供水管网,所述热供水管网连接接入混水罐8,所述混水罐8位于建筑体的地下,混水罐8伸出管道连接加压的水泵7以及阀门6后接入室内的暖气片,所述暖气片伸出管道连接减压阀3和出水阀门2,所述出水阀门连接热出水管网,所述减压阀3和出水阀门2之间的管道还包含管道接入混水罐8,该接入混水罐8的管道上有止流阀,混水罐8伸出管道上还安装有压力变送器。本处实际取得的技术效果是利用市政供暖压力,通过加压泵组叠加向高区用户供暖,供暖压力采用变频恒压控制,压力稳定,运行可靠。不影响市政供暖管网上水和回水压力,在高层地下室安装一套加压泵组,高区回水经减压送至市政供暖回水管网,保证市政回水管网正常压力,从而实现高层建筑不经过换热站进行直接供暖。
所述暖气片本体上固连有一个以上的凹槽12,所述凹槽为金属体。本处的技术方案所实际起到的技术效果是凹槽可以放置东西,比如做好的早餐,不用专门去加热了;以及饮用水等,甚至孩子的奶瓶,充分利用暖气片本体的作用。
所述暖气片本体的壳体上凹陷进去一个以上的凹槽。本处的技术方案所实际起到的技术效果是能够将物品嵌入到暖气片内部去,这样散热更少,保温效果更好,因为其只有一面是开放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凌中瑞电气自动化节水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杨凌中瑞电气自动化节水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48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