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冲压模具上的斜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4918.6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1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范涛;王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朱成蓉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到冷冲压成型模具领域,特别是作为自动化冷冲压生产线上侧修边或者侧整形冷冲压模具上的一种斜楔结构。
背景技术
在冲压件的侧修边或侧整形模具的生产及制作中,关于斜楔结构的设计和制造,一般采用的结构形式是传统的斜楔形式。这种传统结构因能很好满足冷冲压要求且易于生产制造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侧修边和侧整形冷冲压模具上所使用的基本都是此传统斜楔。
然而,在一些特殊件的冷冲压模具中,这种传统的斜楔结构有时却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比如冲压自动化生产的实现。
在当下应用愈来愈广泛的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上,为了自动化的实现及自动化生产节拍的提高,对冷冲压模具的各方面参数要求比传统的更为苛刻,如生产压机上模具的净开口空间这一参数的要求。在冷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上,由于自动化送取件机械手的尺寸以及冷冲压机床的滑块行程已经固定,装在压机上的冷冲压模具的上下模在压机上所打开的净开口尺寸愈大,冲压件的自动化生产可实现性则会愈好,冲压件的生产节拍也会愈高。
为了自动化生产的可实现和节拍的提高,在设计阶段,要尽可能的提升侧整形或侧修边模具的净开口空间。而在冲压件的工序模具中,要数侧修边和侧整形模具的净开口空间最小,而影响净开口关键部位是斜楔,其形式一般采用以下两种:下置式斜楔和传统吊楔。下置式斜楔有便于安装调试及结构强度较好的优点,但相对而言不利于自动化生产;传统吊楔恰好相反,所以一般自动化模具上采用吊楔较多。但对于一些拉延深度较深的件,传统吊楔形式的模具在自动化生产时也会遇到生产或节拍等问题。一般为解决自动化生产问题,采用的方案或是重新更改工艺或是增加模具套数或采用让步措施降低冲压件质量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针对自动化冲压模具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净开口问题,从侧整形或侧修边模具的斜楔进行入手,通过增大侧修边和侧整形冲压模具的净开口空间,来实现冲压件自动化生产或者冲压件自动化生产节拍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冷冲压模具上的斜楔结构,包括上模本体、下模驱动块和导滑块,导滑块为第一导滑块和第二导滑块,第一导滑块和第二导滑块紧贴设置,第一导滑块的运动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导滑块的运动方向为所要实现工作内容的工作方向。
进一步,第一导滑块和第二导滑块分别通过两个安全螺栓和一个安全滑板吊在上模本体上。
进一步,第一导滑块和第二导滑块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在上模本体上的氮气弹簧驱动源来实现导滑块的回位动作。
进一步,下模驱动块设置在下模本体上。
进一步,各个部件之间的导向是导板导向。
本斜楔结构能更好的满足冲压件的自动化生产,尽可能的提升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节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工艺变更或增加模具带来的开发成本的增加等。
附图说明
图1:传统斜楔结构示意图;
图2:传统斜楔结构回位状态图;
图3:传统斜楔结构三角关系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斜楔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斜楔结构结构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斜楔结构结构装配效果图;
图7:上模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下模驱动块结构示意图;
图9:第一导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10,第二导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斜楔结构回位状态图;
图12:本实用新型斜楔结构三角关系图;
图13:本实用新型斜楔结构与传统斜楔结构的对比位移变化量三角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模本体;
2-下模驱动块;
3-导滑块、第一导滑块;
4-第二导滑块;
5-压料芯;
7-强制回程块;
8-导板;
9-侧修边刀块;
10-驱动方向;
11-工作方向;
S1、S2-弹簧驱动源;
L1、L2-安全螺栓;
P1、P2-安全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侧修边角度为60°的模具为例来进行对比说明本实用新型在解决问题而使用的新型斜楔结构的结构原理,为了便于理解,采用结构原理示意图进行说明。
首先,传统斜楔结构及运动情况:
图1所示为传统斜楔形式,由斜楔基座——上模本体1、下模驱动块2、导滑块3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4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