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小儿气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4989.6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0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孙灵丽;李涛;孙慧;景卫利;胡彬;何冬琴;任丹;石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太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小儿 气管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小儿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极易出现呼吸循环衰竭,需气管插管进行抢救,部分患儿急救时需气管导管内给药(如气管导管内给肾上腺素、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湿化痰液便于吸痰等),传统的给药方法是从气管导管出口处注入,然后用复苏囊加压给入,这种注药方式在给药时会耽误给氧而且部分药物需通过延长管深入气管给入(如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操作不方便,影响给氧,同时增加感染机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气管导管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小儿气管导管,结构简单,易于使用,能够在不影响给氧的情形下方便给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小儿气管导管,包括前端开口且中空的软质供氧管,与供氧管尾端连接的呼吸机接头,供氧管前端的充气气囊,以及与充气气囊连接的气囊管,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气管导管还包括与气囊管并行排列的给药管,所述供氧管的下端设置与给药管相连通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设置于距供氧管的充气气囊上端0.5cm处;所述给药管的头部设置有可与注药装置连接的接头,所述接头上设置可避免漏气的塞子,给药管以及气囊管上均设置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气囊管上设置有气压表,所述气压表为低量程数字式气压表。
进一步,所述供氧管于内壁处设置用于支撑的螺旋状钢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小儿气管导管,能够解决目前使用气管导管时进行注药带来不便且会耽误给氧的问题,该新型小儿气管导管在现有气管导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方便婴幼儿气管导管内给药,同时不影响给氧、减少气道堵塞和感染几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有很好的实用性、优越性,适合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供氧管、2-呼吸机接头、3-充气气囊、4-气囊管、5-给药管、6-接头、7-塞子、8-控制阀、9-气压表、10-螺旋状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小儿气管导管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小儿气管导管,包括前端开口且中空的软质供氧管1,与供氧管1尾端连接的呼吸机接头2,供氧管1前端的充气气囊3,以及与充气气囊3连接的气囊管4,该气管导管还包括与气囊管4并行排列的给药管5,所述供氧管1的下端设置与给药管5相连通的连接口,连接口设置于距供氧管的充气气囊3上端0.5cm处;所述给药管5的头部设置有可与注药装置连接的接头6,所述接头6上设置可避免漏气的塞子7,给药管5以及气囊管4上均设置控制阀8。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气囊管2上设置有气压表9,气压表9为低量程数字式气压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供氧管1于内壁处设置用于支撑的螺旋状钢丝10。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小儿气管导管,包括前端开口且中空的软质供氧管1,与供氧管1尾端连接的呼吸机接头2,供氧管1前端的充气气囊3,以及与充气气囊3连接的气囊管4,该气管导管还包括与气囊管4并行排列的给药管5,供氧管1的下端设置与给药管5相连通的连接口,连接口设置于距供氧管的充气气囊3上端0.5cm处;给药管5的头部设置有可与注药装置连接的接头6,接头6上设置可避免漏气的塞子7,在不需要注药的时候塞住塞子,能够避免漏气,给药管5以及气囊管4上均设置控制阀8。
气囊管2上设置有气压表9,气压表9为低量程数字式气压表,可方便医生、护士及病人随时观察气管导管的状况,遇有充气气囊内的压力降低时,可以及时充气采取相应的施救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供氧管1于内壁处设置用于支撑的螺旋状钢丝10,本实用新型在气管导管的内壁增加螺旋状钢丝,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使气管导管不会因受力弯折而导致通气不畅等情况,由于管胚管质较软,在插管时也不会损伤呼吸道粘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太和医院,未经十堰市太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49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