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式催化裂化进料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5435.8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1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曹朝辉;程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德明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7/04 | 分类号: | B05B7/04;C10G11/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式 催化裂化 进料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式催化裂化进料喷嘴。
【背景技术】
公知的,随着重油催化裂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都希望从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如采用重质化原料,使其原料来源更为广泛,重油催化裂化原料已经由过去的全馏分油,发展到全常压重油,进一步发展到掺炼一定比例减压渣油的渣油催化裂化,而重油或渣油催化裂化,由于原料的比重大、粘度大,金属含量和生焦量高,裂化反应十分困难,往往由于反应系统生焦量过大,而造成再生系统烧焦负荷过大,再生温度难以平稳和控制,或因结焦严重,而使装置无法长周期生产,目前的催化裂化装置进料喷嘴,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喷嘴性能不稳定,雾化效果不够理想,对操作的适应性较差,时而有结焦现象发生;二是喷射速度过高,对催化剂有破碎,造成油浆固体含量和平衡催化剂细粉含量偏大;三是有的喷嘴磨损现象严重,经过一定时间后性能就下降,难以适应长周期运行;此外,催化裂化是石油化工厂蒸汽耗量较大的装置之一,减小进料喷嘴的蒸汽耗量对于节能减排、减少污水排放都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催化裂化进料喷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套筒和进油管上设置进气装置,并套在进油管内设置雾化器和混合室,最终由喷头喷出,以此来达到蒸汽消耗量、减少污水排放、降低设备磨损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式催化裂化进料喷嘴,包括外套筒、进油管、进气装置、喷头、雾化器和混合室,在外套筒的一端设有喷头,外套筒的另一端设有堵板,在外套筒内设有混合室和雾化器,喷头与混合室的一端相连接,混合室另一端设有雾化器,进油管通过外套筒上的堵板与雾化器相连接,在外套筒和进油管上设有进气装置,进气装置由一次进气管和二次进气管构成,一次进气管和二次进气管分别设置在外套筒和进油管上。
所述喷头为球面结构,在喷头上设有若干个喷孔,喷孔与喷头中心轴线夹角为30o~90o。
所述设置在外套筒内部的进油管上设有小孔,小孔沿着进油管圆周方向至少均匀分布两圈,每个小孔的长径比为2~5。
所述雾化器上设有开孔,开孔的中心线与进油管的中心轴心的夹角为10o~90o。
所述二次进气管为L型结构,二次进气管与一次进气管直径的比值为0.1~0.5。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式催化裂化进料喷嘴,包括外套筒、进油管、进气装置、喷头、雾化器和混合室,通过在外套筒和进油管上设置进气装置,并套在进油管内设置雾化器和混合室,最终由喷头喷出,以此来达到蒸汽消耗量、减少污水排放、降低设备磨损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式催化裂化进料喷嘴,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操作适应性强,减小了蒸汽的消耗量,同时降低了设备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套筒;2、一次进气管;3、二次进气管;4、堵板;5、进油管;6、雾化器;7、喷头;8、混合室。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所述的一种新式催化裂化进料喷嘴,包括外套筒1、进油管5、进气装置、喷头7、雾化器6和混合室8,在外套筒1的一端设有喷头7,外套筒1的另一端设有堵板4,在外套筒1内设有混合室8和雾化器6,喷头7与混合室8的一端相连接,混合室8另一端设有雾化器6,进油管5通过外套筒1上的堵板4与雾化器6相连接,在外套筒1和进油管5上设有进气装置,进气装置由一次进气管2和二次进气管3构成,一次进气管2和二次进气管3分别设置在外套筒1和进油管5上;所述喷头7为球面结构,在喷头7上设有若干个喷孔,喷孔与喷头7中心轴线夹角为30o~90o;所述设置在外套筒1内部的进油管5上设有小孔,小孔沿着进油管5圆周方向至少均匀分布两圈,每个小孔的长径比为2~5;所述雾化器6上设有开孔,开孔的中心线与进油管5的中心轴心的夹角为10o~90o;所述二次进气管3为L型结构,二次进气管3与一次进气管2直径的比值为0.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德明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德明石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54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