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压装置和压力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6077.2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晁静;徐国君;刘宇宽;武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00 | 分类号: | G01L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压力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压装置和压力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工程或煤气化工程中的超临界项目的压力检测工况条件较为苛刻,工作介质一般为污泥或煤浆,温度500度左右,工作压力60MPa左右。在其压力检测中,需要用到引压装置,引压装置一般包括引压管,用于将设备和系统的内部压力值引到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上。
如图1至图4所示,现有的超临界项目压力检测所用的引压装置包括水平引压管3、U形引压管3、以及倾斜的引压管3等。
如图1所示,现有的水平的引压管3,如果水平管线足够短,则管线不易堵塞,但引压管3过短,被测介质的压力波动会使引压管3中的介质不断更新,会造成介质升温,从而导致压力传感器10超温而使压力检测不准确;如果水平管线足够长,则可以降低温度,但由于线路较长,离被测管道1较远的介质不能及时退回至被测管道1,容易沉淀在水平管线内,造成堵塞,测量值会失真。
如图2所示,现有的U形引压管3,由于U形弯的作用,能降低压力传感器10进口的温度,但浆液容易在U形管里沉淀而堵塞引压管3,导致压力检测失真。
至于倾斜的引压管3,如图3所示,若倾斜向上,则引压管3中的介质会频繁的回流入被测管道1,造成介质不断更新,从而导致升温;如图4所示,若倾斜向下,则介质会堵塞引压管3。
现有引压装置,在高温、高压、浆液应用中,不能同时解决介质堵塞管道和压力检测装置超温问题,无法准确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压装置和压力检测系统,能够同时解决介质堵塞管道和压力检测装置超温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引压装置,连接有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引压管,所述引压管为几字形,几字形引压管的各个拐弯处均为光滑弧形过渡,充有水的所述几字形引压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压力检测装置。
所述几字形引压管的顶端与所述几字形引压管的两端部的夹角在30度至90度之间。
所述引压装置还包括隔离罐,所述隔离罐与所述几字形引压管的顶端至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的管道相连,以向该管道注水,且所述隔离罐的顶端高于所述几字形引压管的顶端。
所述隔离罐与所述几字形引压管的顶端至压力检测装置的管道之间安装有第三阀门。
所述隔离罐上安装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高度高于所述几字形引压管的顶端,或与所述几字形引压管的顶端平齐。
被测管道至所述几字形引压管顶端之间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几字形引压管顶端至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二阀门。
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均包括球阀。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压力检测系统,所述压力检测系统包括被测管道、压力检测装置,所述被测管道和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之间连接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引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压装置和压力检测系统,引压装置的引压管为几字形,几字形引压管的各个拐弯处均为光滑弧形过渡,充有水的几字形引压管的一端连接压力检测装置。开始压力检测,投用压力检测装置后,几字形引压管顶端至压力检测装置这段引压管始终能保持一定的液面,此液面起液封作用,不仅能使压力检测装置处介质温度保持正常指标范围,又能使浆液不沉淀到压力检测装置进口,防止堵塞;另外,停车时,一旦管道压力降下来,几字形引压管弧顶至被测管道这段弧中的介质能立即返回至被测管道中,避免了堵塞。这样,就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堵塞和超温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引压装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引压装置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引压装置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引压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压装置及压力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压装置的几字形引压管的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压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压装置,包括引压管3,引压管3一端连接压力检测装置10、另一端连接被测管道1,引压管3为几字形,几字形引压管3的各个拐弯处均为光滑弧形过渡,充有水的几字形引压管3的一端连接压力检测装置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6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屏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