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生产流水线中的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6962.0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9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金立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嘉县汇丰机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42 | 分类号: | B29C39/42;B29C39/02;B29C3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生产 流水线 中的 排气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生产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玻璃生产流水线中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有机玻璃生产流水线中,通常都是在钢化玻璃的模具中注入玻璃原液,然后封死模具进行加热成型;生产平板状的有机玻璃,其钢化玻璃模具既是在两片同样是平板状的钢化玻璃之间形成夹层并设置密封圈,然后在密封圈中间注入玻璃原液最后完成密封,由于在注入玻璃原液的过程中,两片钢化玻璃之间的缝隙小,密封圈之间的玻璃原液中多多少少会存在空气,因此,为了保证有机玻璃的成型质量,需要在模具注入玻璃原液后对原液做排气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生产流水线中的排气装置,能够排除模具夹层中的空气,提高有机玻璃的成型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生产流水线中的排气装置,包括机台、模具,所述机台上设有用于放置模具的工作台面,所述模具的一侧设有入料口,所述机台的上方设有用于将模具夹层中的空气排出的排气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机台的上方设有用于将模具夹层中的空气排出的排气装置,能够利用所述排气装置,排出玻璃原液中的空气,提高有机玻璃的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排气杆挤压模具的驱动机构,所述排气杆与台面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排气杆,并利用驱动机构来驱动排气杆压向模具,通过挤压来达到排气的目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杆至少设有三根相互平行设置并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排气杆,所述三根排气杆从所述模具靠近入料口的一端至模具远离入料口的一端依次排列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三根排气杆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气过程中,能够使所述三根排气杆依次下压,将模具从远离入料口的那一端开始排气,慢慢地将所有空气从入料口排出,进一步提高排气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面的一侧铰接所述机台,工作台面的另一侧设有用于驱动工作台面翻转的驱动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所述工作台面的一侧铰接所述机台,在开始排气的时候,先利用驱动器使工作台面倾斜,然后在三根排气杆挤压模具的时候缓缓下降、放平,能够使所述模具在排气的同时,将玻璃原液缓缓倒向出口方向,使原液在模具夹层中能够均匀设置,提高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器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工作台面,所述缸筒铰接于机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所述缸筒铰接于机台,能够在所述工作台面倾斜时,活塞杆始终能够垂直于工作台面并支撑,使所述工作台面能一直受到活塞杆最大的支撑力,提高所述排气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台上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模具的辅助支撑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辅助支撑台面,能够辅助工作台面提高对模具的支撑,平衡模具受到的挤压力,防止模具在排气过程中被排气杆压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玻璃生产流水线中的排气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台;2、模具;21、入料口;3、工作台面;4、排气装置;51、驱动机构;511、驱动件;52、排气杆;53、驱动器;531、活塞杆;532、缸筒;54、辅助支撑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玻璃生产流水线中的排气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玻璃生产流水线中的排气装置4,包括机台1、模具2,所述机台1上设有用于放置模具2的工作台面3,所述模具2的一侧设有入料口21,所述机台1的上方设有用于将模具2夹层中的空气排出的排气装置4。
在所述机台1的上方设有用于将模具2夹层中的空气排出的排气装置4,能够利用所述排气装置4,排出玻璃原液中的空气,提高有机玻璃的成型质量。
所述排气装置4包括排气杆5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排气杆52挤压模具2的驱动机构51,所述排气杆52与台面平行设置。
设置排气杆52,并利用驱动机构51来驱动排气杆52压向模具2,通过挤压来达到排气的目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嘉县汇丰机塑有限公司,未经永嘉县汇丰机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6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超大功率电器的引线框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较大功率电器的引线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