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箔加热器用加热线自动送铜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8416.0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亮;凤良友;李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铝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6 | 分类号: | H05B3/06;B65H4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42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箔 加热 器用 热线 自动 铜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箔加热器用加热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箔加热器用加热线自动送铜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铝箔用加热器用的加热线在加工时,采用了自动转绕装置,采用尼龙上线装置进行传送作为基线的第一道尼龙线,采用第一过线滚子进行预紧后进入金属转绕装置,金属转绕装置上采用螺旋缠绕的方式将金属线绕至第一道尼龙线上成为第二道尼龙金属线,第二道尼龙金属线经过第二道尼龙过线装置再绕上一道尼龙线后,成为加热线成品,但是在第一过线滚子进行预紧后进入金属转绕装置之前还需要按照一定的行程间隔送入一段铜线,因为是间隔送入,需要人工控制行程,因此在加热线加工的时候,每台自动转绕装置还需要配置一个工作人员专门送入和剪断铜线,以满足要求,但是人工操作,精度和准度难以保证,并且耗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箔加热器用加热线自动送铜线装置,其目的在于采用自动的装置或者设备对金属转绕器进行自动上线,从而提高铜线送入的精度和准度,并提高加热线卷绕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箔加热器用加热线自动送铜线装置,加热线自动送铜线装置是将加热线在转绕过程中的铜线自动与尼龙线并线,然后送入加热线的金属线卷绕器上的装置,自动上铜线装置包括行程气缸、驱动气缸、预紧器、铜线固定装置、剪断气缸、剪刀,预紧器连接在铜线固定装置下方,预紧器连接金属卷绕器,铜线固定装置上设置有两个铜线棒,固定装置与预紧器之间设置有合线器,每个铜线棒上的铜线穿过合线器并线,并线后的铜线进入预紧器进行预紧,预紧结束的铜线输入进入金属线卷绕器,剪断气缸连接并驱动剪刀,驱动气缸连接并驱动两个铜线棒,行程气缸通过气管分别连接铜线棒和剪刀。,从而驱动铜线棒自动上线,并根据加热线的加工工艺要求,按照预定的程序使用剪刀剪断铜线,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铜线上线时,行程气缸通过计算并带动驱动气缸,从而带动连接在铜线固定装置上的铜线棒送铜线,铜线经过合线器并线后,进入预紧器进行预紧,最后送入金属卷绕器,实现铜线的自动并线、预紧和上线,当行程气缸工作一段时间后,达到指定的行程,行程气缸驱动剪断气缸工作,从而带动剪刀剪断预紧结束的铜线,等待二次铜线的输入,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线自动送铜线装置,采用三个气缸相互作用,带动铜线棒自动送铜线,并对铜线进行预处理,送线结束后自动剪刀,二次送线时自动送线,实现了铜线上线的自动化,提高了铜线送入金属卷绕器的精度、准度和工作效率,解放了人力资源,节约了加热线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剪刀连接在剪断气缸上,剪断气缸连接在加热线箱的结构上,并且剪刀通过半开口卡箍固定在剪断气缸上,以提供较大的空间。
进一步地,铜线固定装连接在底板上,底板连接在加热箱上。
进一步地,尼龙线通过尼龙送线棒进入金属线卷绕器,从而和铜线进行并线。
进一步地,尼龙线棒和金属线卷绕器之间还设置有预紧轮和转向轮,以保证尼龙线的松紧度。
更进一步地,气管上还设置有若干管卡箍,以便管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线自动送铜线装置,采用三个气缸相互作用,带动铜线棒自动送铜线,并对铜线进行预处理,送线结束后自动剪刀,二次送线时自动送线,实现了铜线上线的自动化,提高了铜线送入金属卷绕器的精度、准度和工作效率,解放了人力资源,节约了加热线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线自动送铜线装置,实现了铜线上线的自动化,提高了铜线送入金属卷绕器的精度、准度和工作效率,解放了人力资源,节约了加热线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铝箔加热器用加热线自动送铜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铝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铝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8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