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与混凝土相结合的保温天沟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8628.9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9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扣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鼎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58 | 分类号: | E04D13/158;E04D13/0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9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相结合 保温 天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与混凝土相结合的保温天沟板。
背景技术
屋面排水分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自由排水),有组织排水一般是把雨水集到天沟内再由雨水管排下,集聚雨水的沟就被称为天沟,天沟分内天沟和外天沟,内天沟是指在外墙以内的天沟,一般有女儿墙;外天沟是挑出外墙的天沟,一般没女儿墙。传统天沟板多用白铁皮或石棉水泥制成,结构简单,排水效果差,不保温、承重差,抗震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钢与混凝土相结合的保温天沟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与混凝土相结合的保温天沟板,所述天沟板是由主肋2、端肋1、加强肋4和钢丝网5焊接而成的框架,所述主肋2和端肋1相连,形成框架;所述加强肋4与所述主肋2相连,用于增加楼层板的强度;所述钢丝网5由若干钢丝交错组成网状结构,其边缘分别与所述主肋2和端肋1相连;所述天沟板为凹形,所述凹形底面为长方形;所述凹形凹槽部设有多个排水 孔;所述主肋2的上下两边分别设有横向折边9和竖向折边8,所述横向折边9沿所述主肋2的侧边向内对折90度,所述竖向折边8沿所述横向折边9对折90度,所述侧边的底部设有斜坡10;所述加强肋4为C型;所述框架内填充有保温层。
进一步,所述端肋1和主肋2分别为两个,所述端肋1和主肋2上分别设有吊装孔3。
进一步,所述加强肋4为三根,每根之间的距离为1米。
进一步,所述端肋1和主肋2分别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所述加强肋4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或热轧槽钢。
进一步,所述端肋1为C型。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为三层,第一层为5mm厚的聚合物防水砂浆,第二层为密度为310kg/m3的无机轻质混凝土,第三层为30mm厚密度为450kg/m3的无机轻质混凝土。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通过冷弯薄壁型钢或热轧槽钢和混凝土相结合,结构简单、保温环保、排水性能强、抗震效果好,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钢与混凝土相结合的保温天沟板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沿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钢与混凝土相结合的保温天沟板的主肋的结 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钢与混凝土相结合的保温天沟板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沿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钢与混凝土相结合的保温天沟板结构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天沟板是由主肋2、端肋1、加强肋4和钢丝网5焊接而成的框架,所述主肋2和端肋1相连,形成框架;所述加强肋4与所述主肋2相连,用于增加楼层板的强度;所述钢丝网5由若干钢丝交错组成网状结构,其边缘分别与所述主肋2和端肋1相连;所述天沟板为凹形,所述凹形底面为长方形;所述凹形凹槽部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主肋2的上下两边分别设有横向折边9和竖向折边8,所述横向折边9沿所述主肋2的侧边向内对折90度,所述竖向折边8沿所述横向折边9对折90度,所述侧边的底部设有斜坡10;所述加强肋4为C型;所述框架内填充有保温层。
所述端肋1和主肋2分别为两个,所述端肋1和主肋2上分别设有吊装孔3。
所述加强肋4为三根,每根之间的距离为1米。
所述端肋1和主肋2分别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所述加强肋4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或热轧槽钢。
所述端肋1为C型。
所述保温层为三层,第一层为5mm厚的聚合物防水砂浆,第二层为密度为310kg/m3的无机轻质混凝土,第三层为30mm厚密度为450kg/m3的无机轻质混凝土。
如图2所示,是沿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是沿图1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是沿图5中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钢与混凝土相结合的保温天沟板通过冷弯薄壁型钢或热轧槽钢和混凝土相结合,结构简单、保温环保、排水性能强、抗震效果好,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鼎板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鼎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8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