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8639.7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谢毅鸿;侯西荣;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多样的感应笔应运而生,以方便用户向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输入手写信息。在电子设备中集成感应笔输入功能已成为新一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然而,现有电子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的设计越来越向超薄化方向发展。轻薄的电子设备更加方便用户携带,但电子设备的设计越轻薄,也就意味着其内部空间就越小。当需要在电子设备内部集成新的功能芯片时,该功能芯片的内部布置就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如何在内部空间非常有限的超薄型电子设备中增设感应笔输入功能对应的硬件单元就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有限的内部空间内增设相应的硬件单元,以实现感应笔输入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电池模组,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于放置单节电池的电池室,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室中有一个电池室内设有绝缘部件;
所述绝缘部件,设有用于容置感应单元的容置孔;
所述感应单元,设置在所述容置孔中,用于接收外部感应笔发送的感应信号,对所述感应信号进行处理生成相应的手写信号,并将所述手写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控板,以使所述主控板根据所述手写信号驱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呈现相应内容。
可选的,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感应单元包括:感应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处理器;其中,
所述感应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外部感应笔发送的感应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器,与所述感应信号接收器连接,用于对所述感应信号进行处理生成相应的手写信号,并将所述手写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控板。
可选的,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感应信号接收器为超声波信号接收器。
可选的,上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FPC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控板。
可选的,上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感应单元处于工作状态的光指示单元。
可选的,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指示单元为LED灯。
可选的,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光指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绝缘部件的容置孔内;
所述容置孔的孔壁上设有贯穿所述孔壁的导光柱;
所述光指示单元通过所述导光柱将自身发出的光导出至所述电池模组外。
可选的,上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音频接收单元;
所述音频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绝缘部件的所述容置孔内;
所述容置孔的孔壁对应设置有所述音频接收单元的位置处设有通孔。
可选的,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音频接收单元为麦克风。
可选的,上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一体式计算机。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电池模组中的一个用于放置单节电池的电池室来安装感应单元,解决了现有超薄电子设备没有空间新增感应笔输入功能对应的硬件单元的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的感应笔手写功能,方便了用户使用;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所述感应单元设置在绝缘部件的容置孔内,可有效的减低外部设备对所述感应单元的电磁干扰,有助于提高所述感应单元的感应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感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设备,解决现有超薄电子设备没有空间新增感应笔输入功能对应的硬件单元的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的感应笔手写功能,方便了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86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