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纬器用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8776.0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中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7/34 | 分类号: | D03D4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器用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纬器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无梭织机入纬率很高,通常都在1000m/min以上,最高已超过2000m/min,且引纬过程仅占织机主轴一转中的1/2~1/3时间,因此纬纱从筒子上的引出速度很高,相当于入纬率的2~3倍,若纬纱直接从筒子上退绕,将导致纬纱张力峰值过大,纬纱易发生断头。为了适应无梭织机的高速引纬,需将纬纱预先从筒子上退绕下来,即进行储纬器的储纬。
根据储纱鼓是否转动,储纬器分为动鼓式储纬器和定鼓式储纬器两种。动鼓式储纬器以具有较大转动惯量的储纱鼓作为绕纱回转部件,显然对于高速织机十分不利。
散热装置的质量好坏和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储纬器的散热效果,现有的储纬器散热机构通常是采用散热片,虽然散热片安装结构简单,但散热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容易损坏储纬器的电源板,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储纬器用散热装置的技术方案,以达到散热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纬器用散热装置,包括机壳、电源板和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机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机壳的后端盖上方设置有主进风口和辅助进风口,机壳的前端上方两侧设置有出风口;散热机构包括散热架、风扇和绝缘除尘装置,散热架包括限位柱和连接杆,限位柱包括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两个第一限位柱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第二限位柱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风扇通过顶梁和底梁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上,实现散热装置对电源板及机壳内部散热。
进一步,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柱相匹配,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柱相匹配,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可以使风扇整体结构限位与储纬器内,提高散热架整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的内侧设置有暗槽,暗槽限位绝缘除尘装置,可以有效将空气中的导电杂质隔离,防止导电杂质因接触电源板而导致短路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绝缘除尘装置包括限位杆、弹性支杆和绝缘除尘网,两个限位杆与两个弹性支杆构成一个矩形,绝缘除尘网位于矩形内,限位柱与暗槽相匹配,弹性支杆方便绝缘除尘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同时可以提高限位柱与暗槽的配合紧密度,使绝缘除尘装置安装更稳定,矩形的绝缘除尘网可以最大空间的限制空气中导电杂质的进入,增强安全性。
进一步,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卡口,上下两个第一卡口相对应,可以使风扇垂直排列,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同时可以提高风扇布置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顶梁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卡口,底梁的底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卡口,第一卡口与第二卡口相匹配,提高风扇整体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顶梁与底梁之间通过支架连接,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风扇,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设计,提高空气在储纬器中的流速,带动温度较高的空气流出储纬器,进而降低储纬器内部的温度,达到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电源板的底面上设置有膜,膜对电源板具有散热和绝缘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提高了散热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散热装置在储纬器中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运用空气动力学,使储纬器达到更显著的散热效果;散热架的框架结构设计不仅节约了制造成本,而且提高了散热装置的安装稳定性;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的内侧设置有暗槽,方便绝缘除尘装置的安装与拆卸,提高电源板的安全性;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卡口,上下两个第一卡口相对应,可以使风扇垂直排列,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同时可以提高风扇布置的科学性和稳定性;顶梁与底梁之间通过支架连接,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风扇,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设计,提高空气在储纬器中的流速,带动温度较高的空气流出储纬器,进而降低储纬器内部的温度,达到散热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性强,散热效果显著提升,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散热效果,进而延长了储纬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储纬器用散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绝缘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风扇排列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中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中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8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