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反光镜镀铝的蒸发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8958.8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严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26 | 分类号: | C23C14/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唐超文;贺红星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反光镜 镀铝 蒸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镀膜装置,具体涉及用于反光镜镀铝的蒸发源装置。
背景技术
为提高车灯反光镜的反射率,一般需要在反光镜的表面镀铝作为反射膜。目前,一般采用钨丝作为热源,钨丝固定在支架上,与支架上的接线端子电性连接,钨丝通电后用以加热铝丝,铝丝形成蒸汽后沉积在待镀膜的反光镜表面。这种将钨丝和铝丝结合形成的装置称为蒸发源装置,其包括螺旋状的钨丝、条形铝丝和用于固定钨丝及钨丝通电的支架,铝丝对折后插入钨丝的螺旋中心。
现有的这种蒸发源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铝丝对折后直接塞入钨丝的螺旋中心内,不易操作;2.对折的铝丝与钨丝接触时,影响铝丝和钨丝接触点,这些接触点的个数、接触面积不易控制,容易出现接触不良;3.铝丝细长直径小,长度长,自身的热传导效果不好;4.钨丝加热时,位于钨丝两端的铝丝端部受热得到的温度较低,铝丝被熔化后不易形成蒸汽,导致过多的铝丝无法蒸发而变成残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反光镜镀铝的蒸发源装置,能便捷实现铝丝与钨丝的可控、可靠接触,减少铝环蒸发后的残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反光镜镀铝的蒸发源装置,包括支架、钨丝和与钨丝接触的铝丝,所述钨丝的两端安装在支架上,所述钨丝盘旋成螺旋状,钨丝的中部具有相互间隔的多个螺旋节段,钨丝的两端分别同向延伸出用于通电及固定的安装段,该安装段与钨丝的螺旋轴向垂直;所述铝丝环绕成椭圆状,环套在位于钨丝中部的一个所述螺旋节段外,并与该螺旋节段接触。
优选地,位于所述铝丝的椭圆长轴两端的铝丝两端部设为接触部,两接触部分别与位于钨丝中部的一个螺旋节段接触。
优选地,所述接触部上延伸出有弯扣,该弯扣的延伸方向与铝丝所在的平面相交,该弯扣与位于钨丝中部的一个螺旋节段接触。
优选地,所述弯扣以铝丝所在的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铝丝的周长为60mm~70mm。
优选地,所述铝丝的截面为圆形,该铝丝的截面的直径为1mm~2mm。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铝丝制成椭圆状,则铝丝可直接套在钨丝的螺旋节段上,安装操作简易,同时,由于椭圆状的铝丝在套入螺旋节段后只会与该螺旋节段的两处接触,因此其接触点或接触面的数量可控,而且,铝丝的套装方式也保证了接触可靠性,避免了接触不良问题。此外,弯扣进一步加大了铝丝与钨丝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保证了铝丝与钨丝的接触可靠性。
(2)由于铝丝为椭圆状,其较为聚拢集中在钨丝的中部,故其得到的钨丝提供的热量较多且较均匀,利于提高铝丝蒸发转换成蒸汽的效率,减少了铝丝残渣的形成;而且,铝丝设置为1mm~2mm的较大直径及设置成60mm~70mm的较短周长,十分有利于提升铝丝自身的热传导效率,避免过多残渣形成,易清理,减少铝丝浪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钨丝;21、螺旋节段;22、安装段;3、铝丝;31、接触部;32、弯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用于反光镜镀铝的蒸发源装置,包括支架1、钨丝2和与钨丝2接触的铝丝3。钨丝2的两端安装在支架1上,钨丝2盘旋成螺旋状,钨丝2的中部具有相互间隔的多个螺旋节段21,钨丝2的两端分别同向延伸出用于通电及固定的安装段22,该安装段22与钨丝2的螺旋轴向垂直。
铝丝3环绕成椭圆状,环套在位于钨丝2中部的一个螺旋节段21外,并与该螺旋节段21接触。
钨丝2的安装段22安装在支架1上后,由支架1支撑固定,并由支架1给钨丝2通电提供电流,使钨丝2发热并对与之接触的铝丝3提供热量。铝丝3得到热量后蒸发并沉积在反光镜上完成镀膜。钨丝2安装好后,铝丝3可直接套装在钨丝2中部的一个螺旋节段21上,椭圆状的铝丝3利于与螺旋节段21稳固套装配合,保证接触的可靠性,且铝丝3聚拢集中在钨丝中部,可得到最大、最均匀的热量。
位于铝丝3的椭圆长轴两端的铝丝3两端部设为接触部31,两接触部31分别与位于钨丝2中部的一个螺旋节段21接触。用接触部31来接触螺旋节段21,可使铝丝夹紧螺旋节段21,可进一步保证接触的可靠性,提升铝丝3套装稳定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8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