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特大直径逆流再生固定床的两级阻力分配中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9029.9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4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田文华;祝晓亮;叶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B01J4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89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国***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特大 直径 逆流 再生 固定床 两级 阻力 分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子交换除盐系统的逆流再生固定床,具体涉及适用于特大直径逆流再生固定床的两级阻力分配中排装置。
背景技术
逆流再生固定床是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离子交换设备,尤其是供热机组,其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制水量一般很大,所以多采用直径为2800mm及其以上的离子交换器以提高出力。调研发现,实际上直径为2200mm以上的逆流再生固定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再生液分配不均、再生成功率低、酸碱比耗较高的问题,直径越大问题越严重。尤其是直径超过2800mm的逆流再生固定床单次再生成功的可能性较小,严重影响了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制水能力,甚至影响机组负荷。
如福建某电厂选用的DN3200的逆流再生固定床是我国目前比较少见的一种特大直径离子交换器,其再生液很难均匀分配,再生效果难以保证,目前还未见同类型固定床成功运行的工程案例。该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共有10台DN3200阳床和10台DN3200阴床,自2010年投运以来,一直无法正常再生,需加倍剂量再生,再生剂比耗高,且再生合格率低,再生频繁,不能达到原设计的要求,导致化水车间不能及时供水,严重影响机组的对外供热。该厂年消耗酸碱量高达3000多吨,酸碱属于危险化学品,如此高的酸碱耗量,极易导致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研究发现,逆流再生固定床的再生效果主要取决于床体高径比、再生工艺、中排装置及底部布水装置的合理性等三个要素。
首先,床体直径越大,高径比越小,再生液越不容易均匀分配,这是实践中特大直径离子交换器再生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特大直径逆流再生固定床,宜采用气顶压逆流再生工艺。但目前国内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多采用无顶压再生工艺,再生过程中树脂容易产生扰动,再生液容易产生沟流和短路现象,导致再生效果差,再生比耗高。
再次,采用气顶压逆流再生工艺,再生时主要由底部的石英砂垫层和中排装置提供再生液分布的阻力分配。由于石英砂垫层结构复杂、安装调试过程耗时耗力,投资成本高,现有的特大直径逆流再生固定床多采用多孔板配水帽式底部布水装置,这就要求中排装置为大阻力分配系统。但现有的大阻力中排装置均为一级布水,应用于特大直径逆流再生固定床时其再生液分配效果仍无法满足要求,导致特大直径逆流再生固定床的再生效果差。
因此,为了改善特大直径逆流再生固定床再生液的分配效果,本实用新型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开发了由中排母管、一级分配的T型绕丝管、二级分配的多孔管及管接头组成的两级阻力分配中排装置,并采取相应的新型气顶压逆流再生工艺,可均匀分配再生液,防止再生液分配时存在死角及短路的现象,提高特大直径逆流再生固定床的再生水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特大直径逆流再生固定床的两级阻力分配中排装置,可显著提高再生液的分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适用于特大直径逆流再生固定床的两级阻力分配中排装置,包括由母管法兰5、母管堵板6和母管直管7组成的中排母管1,所述母管直管7的一端安装母管法兰5,另一端采用母管堵板6封堵,母管直管7以水平对称方式开孔;一级分配支管2通过法兰式接头4和中排母管1连接,在所述一级分配支管2内设置有二级分配支管3。
所述法兰式接头4包括垂直于母管直管7设置并和其开孔连通的接头直管14,焊接在接头直管14一端的接头法兰15;所述一级分配支管2包括T型绕丝筛管10,安装在T型绕丝筛管10一端的一级分配支管法兰8,T型绕丝筛管10的另一端采用一级分配支管堵板9封堵,所述一级分配支管法兰8与接头法兰15采用螺栓连接。
所述一级分配支管法兰8和接头法兰15的规格相同。
所述二级分配支管3包括内嵌于T型绕丝筛管10的多孔管13,安装在多孔管13一端的二级分配支管法兰11,多孔管13另一端采用二级分配支管堵板12封堵,所述二级分配支管法兰11对夹于一级分配支管法兰8与接头法兰15之间。
所述多孔管13沿其轴向交错开有两排对开的开孔。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特点和优点:
1、应用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9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