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水下远程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9646.9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0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安;宋成庆;张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官玉琪 |
地址: | 11602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水下 远程 观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海洋水下远程观测装置,可应用于海洋水下观测。
背景技术
在一般情况下,常见于陆地上的各种环境监测监控手段往往很难被简单地复制于水下尤其是海底环境中。在水下,不仅要考虑到水下复杂多变的海底环境、洋流运动的影响,还要考虑到设备长期浸没在海底环境中其防水耐压耐腐蚀能力等等。设备的稳定性大大制约了水下环境监测监控设备的在现实条件下的广泛应用。因此,水下的环境监测手段往往被动地采用特定目的监测,即特例监测、应急监测等手段。
而就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水下监控器材大多为便携式监测器械,作业深度浅、作业时间短、稳定性不佳等弊端极大地制约了其迈向水下监测目的的步伐。
本实用新型采用阵列式水下观测装置,护罩设备的所有管材及金属部件采用不锈钢钢材和酚醛树脂制成。具有长期耐腐蚀耐压特性,保证其在连续长期浸没于水下尤其是海水环境中的作业稳定性。
通过对水下远程观测装置的创新性设计研发,为改善水下监视型监测几乎处于空白的现状,解决水下生态系统无法长期实施观测的问题,为各个水下生态系统(如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数据收集、实时监控提供技术手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洋水下远程观测装置,由护罩、前盖、耐压光学玻璃、后盖、连接环、支架及固定环组成,由数个相同的护罩通过连接环排成阵列,根据不同需要排列,前盖上罩有耐压光学玻璃,光学性能好,减少光学成像误差。高清摄像头内置护罩内,可以调整镜头角度,通过电缆线依次与3G视频服务器和控制中心连接,实现水下远程观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阵列式排列,可根据具体水下环境要求,按照不同方向和角度,采取排列方式,可以自由的拆卸和组装。设备具有长期耐腐蚀耐压特性,便于安装、维护和使用。可以应用于海洋水下观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阵列式水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罩,2、前盖,3、连接环,4、后盖,5、支架,6、电缆线,7、固定环,8、耐压光学玻璃;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阵列式水下装置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阵列式水下远程观测装置,由护罩1、前盖2、耐压光学玻璃8、后盖4、连接环3、支架5及固定环7组成,数个相同的护罩1,通过连接环3排成阵列,前盖2上罩有耐压光学玻璃8,高清摄像头内置护罩1内,通过电缆线6依次与3G视频服务器和控制中心连接,实现水下远程观测,经高清摄像机采集图像或视频后,经过3G视频服务器实时传送稳定、清晰的图片或视频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对接收到的图片或视频进行处理后得到观测信息,同时控制中心对高清摄像机和3G视频服务器进行远程控制,使之实现定时开关机、调整视野、对焦和开启图像传输的功能。护罩1采用不锈钢钢材制成,前盖2和后盖4由酚醛树脂制成。所述的连接环3、支架5和固定环7采用不锈钢钢材制成,固定于水下,具有长期耐腐蚀耐压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未经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9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液压钻机数据采集处理及存储装置
- 下一篇:压裂转层用地面投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