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气管导管吸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9913.2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竣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竣世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气管 导管 吸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吸痰器。
背景技术
在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如需要气管导管内吸痰,传统的方法是医务人员用口直接吸引导管,之后将其拔出,除掉其内吸出的东西,若病情需要还需重新插入导管,如此反复。这样做存在的弊端,一是医务人员有可能被新生儿的体液污染,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二是多次插管可能造成新生儿气管粘膜的损伤,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三是操作繁琐,反复插管浪费时间。四是插管难度增加,使窒息复苏成功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吸痰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生儿气管插管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新型气管导管吸痰器,包括气管导管、负压吸引装置、茂菲氏滴管、吸痰管和储液瓶,茂菲氏滴管一端通过负压吸引装置与气管导管相连,茂菲氏滴管另一端与吸痰管一端相连,吸痰管另一端和储液瓶相连。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茂菲氏滴管为半截茂菲氏滴管。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价格便宜,操作简易快捷,使用安全有效无任何副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管导管,2、负压吸引装置,3、茂菲氏滴管,4、吸痰管,5、储液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新型气管导管吸痰器,包括气管导管1、负压吸引装置2、茂菲氏滴管3、吸痰管4和储液瓶5,茂菲氏滴管3一端通过负压吸引装置2与气管导管1相连,茂菲氏滴管3另一端与吸痰管4一端相连,吸痰管4另一端和储液瓶5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茂菲氏滴管3为半截茂菲氏滴管。
本具体实施方式插管前,将气管导管内负压吸引装置准备好,插管成功后,如需要负压吸引,将带有一半茂菲氏滴管的一端与新生儿气管导管接头处相接,直接用口便可进行吸引。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吸引过程中无一人接触到患儿气管内的粘液、羊水、血液等物质,有效的防止了交叉感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竣世,未经李竣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9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断路器的脱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型断路器瞬时动作特性试验台及其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