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塞阀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0173.4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6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丹琪;宋振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佩仓 |
主分类号: | F16K5/00 | 分类号: | F16K5/00;F16K5/14;F16K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塞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塞阀,具体涉及一种旋塞阀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旋塞阀是关闭件或柱塞形的旋转阀,通过旋转90度使阀塞上的通道口与阀体上的通道口相同或分开,实现开启或关闭的一种阀门。旋塞阀的阀塞的形状可成圆柱形或圆锥形。在圆柱形阀塞中,通道一般成矩形;而在锥形阀塞中,通道成梯形。这些形状使旋塞阀的结构变得轻巧,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损失。旋塞阀最适于作为切断和接通介质以及分流适用,但是依据适用的性质和密封面的耐冲蚀性,有时也可用于节流。
现有的旋塞阀使用过程中,由于塞体经流体的冲蚀的作用,塞体与阀体之间会出现密封不严实,此时旋塞阀容易发生漏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密封效果更好耐冲蚀的旋塞阀密封结构。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旋塞阀密封结构,包括塞体、阀体、螺塞,所述塞体固定在阀体内,螺塞设置在塞体上方,所述塞体上下两侧水平方向设置有水平沟槽,塞体垂直方向也设置有垂直沟槽,所述水平沟槽和垂直沟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沟槽和垂直沟槽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密封圈的截面为圆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为弹性耐磨耐腐蚀耐材质制成的空心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增加密封圈,使得塞体与阀体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水平密封圈可以保证塞体上下两端与阀体之间紧密连接,液体不会从上下两侧渗出;垂直密封圈,可以保证阀门封闭时,液体不会从塞体侧面渗出,保证塞体密封紧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旋塞阀密封结构,包括塞体6、阀体1、螺塞2,所述塞体6固定在阀体1内,螺塞2设置在塞体1上方,所述塞体1上下两侧水平方向设置有水平沟槽3,塞体6垂直方向也设置有垂直沟槽4,所述水平沟槽3和垂直沟槽4内安装有密封圈5。使用时,由于塞体与阀体连接处为塞体的上下两侧,如果密封不严实,溶液会顺着缝隙从上下两侧渗透出去;本结构在水平方向的设置水平沟槽,水平沟槽内安装有密封圈,可以增加水平方向的密封效果,有效阻止液体从水平方向塞体的上下两侧渗透出去。旋转塞带动塞体旋转,可以从阀门开启状态转换到关闭状态,此时塞体的垂直方向的侧面与阀门贴紧,如果贴合不严或者有磨损,溶液会顺着缝隙从垂直方向的侧面渗透出去,无法达到正真的关闭状态;本结构在塞体的两侧垂直方向设置垂直沟槽,垂直沟槽内安装有密封圈,可以增加垂直方向的密封效果,有效阻止液体从垂直方向塞体的侧面渗透出去。
为了使得沟槽与密封圈更好的紧密接触,所述水平沟槽3和垂直沟槽4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密封圈的截面为圆形结构。圆形结构光滑不易磨损,而且当转动塞体时,密封圈也同时发生转动,依旧能够与沟槽紧密贴合。
为了增强密封圈的密封效果,所述密封圈为弹性耐磨耐腐蚀耐材质制成的空心结构。空心结构能够增加密封圈的弹性,使得密封圈与阀体更好的接触,提高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密封润滑脂可以使用深圳市超润达科技有限公司的DERILL特种密封润滑脂,借助润滑脂的润滑作用,减少塞体和阀体之间的阻尼系数,降低塞体和阀体之间的摩擦与磨损,从而延长阀体的使用寿命。
DERILL特种密封润滑脂具备极强的粘附力、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能够抵御阀体内液体的压力,能够有效地隔离环境中的粉尘、水气,能够适应包括酸性、碱性、含硫等腐蚀性气体的工作环境。
DERILL特种密封润滑脂具备优异的机械安定性能,塞体在阀体内的连续转动下仍然能够保持结构稳定。
DERILL特种密封润滑脂具备良好的材料相容性,能够与各种密封用唇端橡胶材料相容,能够与各种旋塞阀用润滑油协同工作。
通过测试,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普遍比原来延长了3—5倍,所试验的旋塞阀,其中85%在一个检修周期内没有再出现泄露现象。其余15%因为其他因素,在第一个检修周期内仍然出现了泄漏现象,泄露程度、漏油数量也得到明显缓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佩仓,未经刘佩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0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