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识别汽车外覆盖件缺陷的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0467.7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0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潘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陆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0 | 分类号: | B07C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汽车 覆盖 缺陷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内品管人员的训练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识别汽车外覆盖件缺陷的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品管人员的职责是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检验,防止不合格品流出,这对品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很高。在汽车行业,汽车外覆盖件对于顾客来说是直接可以感官的,所以汽车行业对于外覆盖件的要求很高,对品管人员表面质量缺陷的识别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品管人员的专业水平时需要靠实践经验积累的,也不可能只学理论就能提高。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384910A,授权公告日2012年03月21日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型材轧机生产线生产过程中的表面缺陷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控制装置、摄像机、图像采集计算机、信息处理服务器、LED光源、局域网、过程控制网络系统、喷涂装置、夹送辊、输送辊道、密封胶皮、压缩空气。该自动检测装置,自动检查,使用方便。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太通用。更是无法成为提高品管人员的专业能力的训练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汽车品管人员对汽车表面质量缺陷的识别能力提高速度慢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快速提高品管人员识别汽车外覆盖件缺陷能力的训练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识别汽车外覆盖件缺陷的训练装置,包括装置的主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一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两侧连接有可调的夹紧机构;矩形框架两侧各连接有一块转板,两转板间铰接有一转轴,转轴和主体相连接。装置通过连接部的夹紧机构固定汽车上的外覆盖件。转板绕转轴旋转,带动矩形框架旋转。外覆盖件可以随着矩形框架绕转轴旋转,帮助品管人员从多角度观察外覆盖件的表面,查看有无缺陷,以此训练品管人员对表面质量缺陷的识别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第二夹杆一端设有通孔,第一夹杆穿过通孔并和第二夹杆滑动连接,第二夹杆上设有锁止螺栓,第二夹杆通过锁止螺栓和第一夹杆相固定。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滑动连接,可以根据外覆盖件的尺寸调节固定。
作为优选,主体包括底座,底座四个边角各连接一根立柱,立柱上端连接方形顶架。主体结构简单,中间空荡,遮挡视线的结构少,有利于品管人员观察。
作为优选,转板上设有以转轴端部为圆心的弧形槽;装置上设有锁紧手柄,所述锁紧手柄穿过弧形槽和立柱相连接,锁紧手柄位于弧形槽内部分两侧设有干涉块。旋转锁紧手柄,干涉块和弧形槽壁面摩擦卡死,使得转板无法旋转,进而锁住矩形框架无法旋转。方便品管人员自主选择外覆盖件旋转的角度观察。
作为优选,装置还设有伸缩拉簧,伸缩拉簧一端连接方形顶架,伸缩拉簧另一端连接矩形框架下端。便于主体和连接部结构稳定。
作为优选,矩形框架上端设有挂钩。进一步加强对外覆盖件的固定。
作为优选,矩形框架下端侧面连接有支撑座。加强对外覆盖件支撑固定。
作为优选,主体的底座下端设有滚轮。方便装置移位。
作为优选,方形顶架远离连接部的一侧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外包裹橡胶垫。方形框架旋转后,定位,防止过度翻转和防撞击。
作为优选,矩形框架上远离主体的一侧设有荧光灯管。提供光亮,帮助品管人员查验外覆盖件表面缺陷。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提高汽车品管人员对汽车表面质量缺陷的识别能力;(2)装置通用性强,外覆盖件可以是车门和其他外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B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矩形框架1、转板2、转轴3、第一夹杆41、第二夹杆42、锁止螺栓43、底座51、立柱52、方形顶架53、滚轮54、弧形槽61、锁紧手柄62、干涉块63、伸缩拉簧7、挂钩81、支撑座82、荧光灯管9、车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陆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陆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04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