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熔体过滤器的滤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0532.6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启;党中华;彭泽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8 | 分类号: | B01D29/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570125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熔体过滤器的滤芯。
背景技术
在熔纺非织造品的生产过程中,不管是使用新料还是再生料,过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作用是将熔体中具有一定尺度的杂质除去,以便于熔体能够顺利通过喷丝孔成丝而不堵塞。
其过滤功能是通过熔体过滤器完成的,其原理是:经过熔融挤出的高分子熔体通过由多层滤网构成的熔体过滤器的滤芯后,绝大多数杂质被拦截,相对洁净的熔体通过计量装置后进入纺丝头,然后从喷丝板的细小喷丝孔中挤出,被高速气流牵伸至需要细度的纤维丝,而当杂质聚集到一定程度时,过滤器内的压力增大,正在工作的熔体过滤器就会自动(也有采用手动的)转换到另外一个备用的熔体过滤器,以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
如图1所示,现有过滤器为圆柱形,滤芯也是圆柱形。滤芯是主要的过滤部件,表层是过滤层,中间为熔体通道,熔体由过滤层过滤后从过滤器的一端流出。
如图2所示,现有熔体过滤器的过滤层由五层滤网构成。第一层滤网1和第五层滤网5为20目,孔径较大且编织丝较粗,用于支撑整个过滤层;第二、四层滤网2、4为50目,用于过滤大颗粒杂质;第三层滤网3为400目,孔径小且编织丝细,是主要的过滤层,用于过滤细小颗粒杂质,同时由于熔体是从第一层滤网1进第五层滤网5出,所以第四层滤网4又对第三层滤网3起支撑作用。
采用现有熔体过滤器的生产线,加工新料是很顺利的,但是,由于再生料的杂质多,过滤器内的压力很快就增加,而起过滤细小颗粒杂质作用的第三层滤网3的孔径和起支撑作用的第四层滤网4的孔径相差较大,在较大压力的情况下,第三层滤网3的网孔将会变形,部分网孔增大致使较大的杂质通过,并且长时间的冲击挤压使滤网也容易破损,进一步导致过滤器失去过滤作用而使较大杂质穿过。
因此使用再生料时,就会出现严重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问题:
一是纺丝孔堵塞严重,不但纺丝断头较多,而且几个小时就要更换纺丝组件,无法长时间连续生产;
二是滤芯的使用寿命短,频繁更换滤芯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熔体过滤器的滤芯,能够克服现有熔体过滤器在过滤再生料时,过滤效果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不足,能够提高过滤效果,还可以减少滤芯在生产中的更换次数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熔体过滤器的滤芯,其滤芯的过滤层由六层滤网直接叠合而成,第一层滤网与第六层滤网的孔径相同,第二层滤网、第五层滤网、第四层滤网、第三层滤网的孔径依次缩小,第一层滤网的孔径大于第二层滤网的孔径。
进一步地,各层所述滤网的孔为矩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层滤网的矩形孔相对于第三层滤网的矩形孔呈一角度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层滤网的矩形孔相对于第三层滤网的矩形孔呈45度排列,使得第三层滤网、第四层滤网叠加所形成的过滤孔呈直角三角形。
进一步地,第一层滤网和第六层滤网的孔径为20目,第二层滤网的孔径为50目,第三层滤网、第四层滤网和第五层滤网的孔径分别为400目、200目和100目。
本实用新型熔体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好、连续使用时间长、重复使用次数多,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过滤器滤芯的剖面图;
图2为现有过滤器滤芯的滤网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熔体过滤器的滤芯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熔体过滤器的滤芯的滤网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四层滤网排列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四层滤网排列叠加图。
1.第一层滤网,2.第二层滤网,3. 第三层滤网,4. 第四层滤网,5. 第五层滤网,6. 第一层滤网,7. 第二层滤网,8. 第三层滤网,9. 第四层滤网,10. 第五层滤网,11. 第六层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熔体过滤器的滤芯为六层结构,六层所述滤网直接以叠合的方式进行安装,熔体通过滤网进入过滤器,并最终通过过滤器的一端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0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