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抗器的线圈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0549.1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0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韩贞友;董亚强;谢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路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30;H01F27/0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熊强强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抗 线圈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抗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抗器的线圈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抗器包括铁芯和线圈,铁芯由硅钢片叠合而成,线圈由绕设在铁芯外的导线所构成。由于硅钢片的导热系数约为22.6-40瓦/米·开尔文,属于导热性能比较差的材料,同时,线圈与铁芯之间间隙很小,所以,当电抗器工作时,线圈与铁芯间隙处所产生的热量难以向外界散发出去,以致传统的电抗器存在温升高的不足,影响着电抗器的使用寿命。为了克服上述不足,目前主要通过结合油浸、风冷等方式来防止电抗器温升过高,但增大电抗器体积,以及增加其制造成本,而且,工艺可操作性低,综合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线圈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电抗器的线圈散热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抗器的线圈散热结构,所述电抗器包括铁芯和线圈,线圈由绕设在铁芯外的导线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两端外侧设有非磁性导热片,线圈与铁芯之间空隙填充有导热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铁芯由硅钢片叠合而成,非磁性导热片叠合在铁芯两端的硅钢片外侧。
所述非磁性导热片为铝片,或者,所述非磁性导热片为铝合金片。
作为更佳的方案,所述非磁性导热片延伸出铁芯外。
所述非磁性导热片位于铁芯外的一端上还设有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电抗器的铁芯两端设有导热系数较高的非磁性导热片,并且,在电抗器接线铜排与铁芯间隙内以及线圈与铁芯间隙处填充导热填料,把电抗器线圈及铜排内侧的热量通过导热填料迅速引出到铁芯端部的非磁性导热片上,解决了铁芯与线圈及铜排之间间隙处热量难以散去的问题,有效克服温升高的问题,这样铁芯就可以做的相对小一点,而且铁芯体积的缩小,实现了电抗器小型化,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低;
(2)非磁性导热片选用导热系数较高的铝(纯铝)片或铝合金片,同时铝类材料又是非磁性材料,对电抗器自身的电感量、损耗等主要参数不会产生多少影响;
(3)此款电抗器的线圈散热结构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光伏、风力发电、电力无功补偿、金属冶炼、矿山、 变频器等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电抗器的线圈散热结构,所述电抗器包括铁芯2和线圈1,线圈1由绕设在铁芯2外的导线所构成,所述铁芯2两端外侧设有非磁性导热片22,线圈1与铁芯2之间空隙填充有导热填料4。
所述铁芯2由硅钢片21叠合而成,非磁性导热片22叠合在铁芯2两端的硅钢片21外侧。
所述非磁性导热片22可以为铝(纯铝)片,纯铝的导热系数约为237瓦/米·开尔文;非磁性导热片22也可以为铝合金片,其中,铝合金6063的导热系数约为201瓦/米·开尔文,铝合金1070的导热系数约为226瓦/米·开尔文。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见图2至图4所示,所述非磁性导热片22延伸出铁芯2外、并与一散热器3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路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路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0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