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转向摆臂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0770.7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3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蔡圣全;张会勤;徐春晖;史先松;孟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20 | 分类号: | B62D7/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转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转向摆臂。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有50%以上的转向系采用转向摆臂作为过渡机构。转向摆臂的锁紧机构包括中间轴、轴承套总成、螺纹支撑销支架、开槽平端紧定螺钉和锁紧螺栓。当客车转向系运动时,中间轴是转向摆臂的主要易损件。现有的客车转向摆臂锁紧机构因中间轴在与轴承套总成和螺纹支撑销支架连接处为台阶状设计,中间轴与轴承套总成末端连接处的外径大于中间轴与螺纹支撑销支架始端连接处的外径,从而易使中间轴因应力集中产生裂纹或发生断裂。而在中间轴与开槽平端紧定螺钉与锁紧螺栓接口处易使中间轴因接口磨损发生窜动或转动,造成客车转向系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转向摆臂,该转向摆臂在客车转向系布置方式及底架固定方式不变的基础上,消除了因转向摆臂中间轴断裂或窜动等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转向摆臂的可靠性和客车转向系的安全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转向摆臂,包括中间轴和与中间轴依次相连的轴承套总成、螺纹支撑销支架。所述的螺纹支撑销支架与轴承套总成连接处设有用于防止中间轴窜动的锁紧螺栓,所述的用于防止中间轴窜动的锁紧螺栓的锁紧尺寸为5mm。所述的螺纹支撑销支架与中间轴末端连接处设有用于防止中间轴转动的开槽平端紧定螺钉。具体地说,现有的用于防止中间轴窜动的锁紧螺栓对中间轴的有效锁紧尺寸为3mm,经过长期使用后易发生磨损使中间轴发生轴向窜动。通过对中间轴进行改进,使用于防止中间轴窜动的锁紧螺栓对中间轴的有效锁紧尺寸为5mm,这能够提高用于防止中间轴窜动的锁紧螺栓和中间轴的啮合尺寸,有效防止因中间轴与锁紧螺栓接触处磨损而发生中间轴窜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轴与轴承套总成末端连接处的外径等于中间轴与螺纹支撑销支架始端连接处的外径,所述的螺纹支撑销支架上开设有用于连接中间轴的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的孔径为40mm。在现有的客车转向摆臂中,中间轴在与轴承套总成和螺纹支撑销支架连接处为台阶状设计,中间轴与轴承套总成末端连接处的外径大于中间轴与螺纹支撑销支架始端连接处的外径,从而易使中间轴因应力集中产生裂纹或发生断裂。通过使中间轴与轴承套总成末端连接处的外径等于中间轴与螺纹支撑销支架始端连接处的外径,同时将螺纹支撑销支架用于连接中间轴的连接孔的孔径由原来的36mm增加至40mm,能够使中间轴与螺纹支撑销支架更好地相互配合,避免应力集中,提高了转向摆臂的可靠性和客车转向系的安全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轴连有螺纹支撑销支架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中间轴转动的锁紧螺栓。所述的中间轴1连有螺纹支撑销支架3的末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为直径12mm的螺纹孔。所述的用于防止中间轴转动的锁紧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孔中。所述的用于防止中间轴转动的锁紧螺栓依次通过弹垫、端盖与中间轴相连。在现有的客车转向摆臂中,开槽平端紧定螺钉对中间轴的有效锁紧尺寸为2mm,经过长期使用磨损后,中间轴会发生沿圆周方向的转动,使客车转向系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在中间轴末端固定连接用于防止中间轴周向转动的锁紧螺栓,在锁紧螺栓轴向的作用力和开槽平端紧定螺钉径向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使转向摆臂性能更加可靠,客车转向系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客车转向系布置方式及底架固定方式不变的基础上,消除了因转向摆臂中间轴断裂或窜动等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转向摆臂的可靠性和客车转向系的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中间轴,2、轴承套总成,3、螺纹支撑销支架,4、用于防止中间轴窜动的锁紧螺栓,5、用于防止中间轴转动的开槽平端紧定螺钉,6、用于防止中间轴转动的锁紧螺栓,7、弹垫,8、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07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车载附件电池智能补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控硅触发一致性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