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母与导管内滚压连接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2653.4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8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跃文;万世明;刘飞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2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导管 内滚压 连接 辅助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螺母与导管内滚压连接技术,特别涉及到一种螺母与导管内滚压连接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在大型机械中常常需要将螺母与导管进行连接,由于使用环境的要求,螺母不能够采用常规的螺纹加弹性垫圈的方式与导管进行连接,而采用挤压收口技术。所谓挤压收口技术是指将螺母端部加工出锋利的刃口且具有较为精确内孔尺寸和粗糙度,并使其具有切入导管表面所必须的硬度和强度,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塑性。然后,将外径大于螺母内孔的导管强行压入螺母内孔,在螺母端部锋利刃口作用下,以及导管塑性变形和螺母塑性变形的共同作用下,导管端头被挤压入螺母内孔,实现螺母与导管的连接。螺母端部锋利刃口可以将导管外圆不规则的变形切掉,而导管与螺母塑性变形的不同,可以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牢固。在挤压收口连接过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辅助工具,操作不方便,效率较低,且劳动量较大,使得生产成本较高、准备周期较长,并且,质量很不稳定。显然,现有技术螺母与导管挤压收口连接工艺存在着效率较低,劳动量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准备周期较长,并且,质量很不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螺母与导管挤压收口连接工艺存在的效率较低,劳动量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准备周期较长,并且,质量很不稳定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螺母与导管内滚压连接辅助工具。本实用新型螺母与导管内滚压连接辅助工具,包括定位器、夹模、橡胶保护套和固定销;定位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半,合并后为扁平柱形且在柱面中部设置有一个径向通孔,扁平柱形内腔为与螺母外轮廓相匹配的六方形通孔;夹模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半,合并后为柱形,柱形的外轮廓设置有与滚压设备夹具相匹配的台阶和沟槽;柱形内腔的下部为与定位器外轮廓相匹配的环槽,环槽中部设置有与定位器柱面中部通孔相匹配径向通孔,柱形内腔的中上部为直径与导管外径相匹配的通孔,并设置有与橡胶保护套外径和厚度相匹配的环形安装槽,柱形内腔的上部端口为喇叭状;环形橡胶保护套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固定销的直径与夹模下部的径向通孔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螺母与导管内滚压连接辅助工具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方便的将螺母和导管固定在滚压机夹具内,并在内滚压过程中不产生松动或位移,使得导管被滚压变形后嵌入螺母内孔的沟槽内,两者的连接具有高密封性,自锁抗振性,提高了连接质量,并且,辅助工具结构简单,操作容易,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母与导管内滚压连接辅助工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母与导管内滚压连接辅助工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螺母与导管内滚压连接辅助工具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26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