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服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3062.9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3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支嘉琪;唐宇;张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燕丽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用于精确定位井下工作人员的位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是一个严重依赖煤炭能源的国家,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煤矿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煤矿安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井上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与井下工作人员进行通信,难以进行井下工作人员的精确定位,一旦发生矿难,为救援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现在的矿井安全救生设备大部分是大型的救生设备,成本较高,适用于大型矿,且矿难发生时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进入救生设备,才能保证人员的安全,仍不能完全确保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以实时定位井下工作人员位置、减少人员伤害的服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服装,包括衣身和衣袖,其特征是:还包括套置于衣身外部的安全气囊装置、内置于衣身里侧内衬上的心跳频率采集装置和衣袖一侧的定位卡,所述定位卡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包括位于衣身前胸和后背的安全气囊,位于衣身肩部和胸部的氧气存储气囊,所述心跳频率采集装置包括内衬前胸处的4个心跳采集片。
所述安全气囊中有气体发生控制器,压缩气体和传感器,当井下工作人员受到矿石或其他撞击时,传感器发出指令打开安全气囊,使得安全气囊中的压缩气体充满整个安全气囊,对工作人员的身体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减少工人的人身伤害,所述气体发生器可以控制安全气囊中产生的气体量。
所述安全气囊上连接有安全阀,当安全气囊内气体过量或压力超过一定值时安全阀打开自动放出部分气体,使人体免受挤压。
所述氧气存储气囊上还连接有呼吸套,可供人体呼吸。
所述氧气存储气囊内有可以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物质,当工作人员被困井下时,可以为其提供氧气,避免窒息。
所述4个心跳采集片分别位于人体前胸的4个穴位,分别为右锁骨中间处,左锁骨中间处,右侧肋骨末端,左侧肋骨末端,方便井上人员及时掌握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为抢救赢得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服装利用信号穿透性强、抗干扰能力强,感应灵敏的得射频识别技术,能够精确定位井下人员位置,实时掌握工作人员各种信息,安全气囊和氧气存储气囊能够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在矿难发生时受到的伤害,为救援赢得一定的时间,适用于大、中、小型矿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服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服装的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衣袖,2衣身,3氧气存储气囊,4安全气囊,5气体发生控制器,6传感器,7安全阀,8呼吸套,9内衬,10心跳采集片,11定位卡。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一种服装,包括衣身2和衣袖1,其特征是:还包括套置于衣身2外部的安全气囊装置、内置于衣身2里侧内衬9上的心跳频率采集装置和衣袖1一侧的定位卡11,所述定位卡11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包括位于衣身2前胸和后背的安全气囊4,位于衣身2肩部和胸部的氧气存储气囊3,所述心跳频率采集装置包括内衬9前胸处的4个心跳采集片10;安全气囊4中有气体发生控制器5,压缩气体和传感器6,当井下工作人员受到矿石或其他撞击时,传感器6发出指令打开安全气囊4,使得安全气囊中4的压缩气体充满整个安全气囊4,对工作人员的身体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减少工人的人身伤害,所述气体发生控制器5可以控制安全气囊4中产生的气体量;安全气囊4上连接有安全阀7,当安全气囊4内气体过量或压力超过一定值时安全阀7打开自动放出部分气体,使人体免受挤压;所述氧气存储气囊3上还连接有呼吸套8,可供人体呼吸;所述氧气存储气囊3内有可以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物质,当工作人员被困井下时,可以为其提供氧气,避免窒息;所述4个心跳采集片10分别位于人体前胸的4个穴位,分别为右锁骨中间处,左锁骨中间处,右侧肋骨末端,左侧肋骨末端,方便井上人员及时掌握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为抢救赢得时间。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做出各种变形,但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30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型大径刀盘
- 下一篇:通过分散聚合法制备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