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探测用的高漂浮性能拖曳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4318.8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6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后力;孙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2 | 分类号: | H01B7/12;H01B7/04;H01B7/18;H01B7/20;H01B7/282;H01B7/295;H01B7/17;H01B7/02;H01B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3837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探测 漂浮 性能 拖曳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探测用的高漂浮性能拖曳电缆。
背景技术
海洋检测用拖曳电缆是水下探测系统的关键部件,具有动力传输、光纤指令、遥控指令传递、还需具有灵活的弯曲性能、优良的耐腐蚀、耐磨损和反复收放能力。但目前的海洋检测用拖曳电缆的重量和体积较大,使用比较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探测用的高漂浮性能拖曳电缆,不仅具备光纤通信、信号通信功能以及动力供应功能,而且电缆体积小、重量轻,承重力强,柔软性好,能够在海水中呈零重力状态的电缆,漂浮能力强,收放省力,便于检测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探测用的高漂浮性能拖曳电缆,所述电缆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有光单元、控制单元、内绕包层、电力单元、外绕包层、加强层、护套层;所述光单元包括光纤、内衬层、钢管、缓冲层;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通信绝缘线芯、内填充铜丝、电气连接线;所述电力单元包括电力绝缘线芯和外填充铜丝。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绕包层采用铝塑复合带绕包结构;外绕包层采用阻水带绕包结构或聚酯带和阻水带双层绕包结构;加强层采用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采用双层结构,内外层分别为正反两个方向缠绕,增强电缆的承力性;护套层采用聚氨酯护套;缓冲层采用软性聚氯乙烯层或由高压聚乙烯和聚异丁烯材料混炼而成的软性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信绝缘线芯和电力绝缘线芯的导体采用绞合结构的镀锡铜丝、线芯绝缘层采用氟树脂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氟树脂绝缘层选自聚四氟乙烯绝缘层、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层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和电力单元内空隙处设置有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填充物为密度≥1.6g/cm3的密封胶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加强层和护套层之间设置有金属编织层 。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仅具备光纤通信、信号通信功能以及动力供应功能,而且电缆体积小、重量轻,承重力强,柔软性好,能够在海水中呈零重力状态的电缆,漂浮能力强,收放省力,便于检测操作。设置钢管使得电缆能够承受外力的大拉力,且由于该电缆需要反复收放使用,在钢管外增设缓冲层,从而既能保障电缆的结构紧密圆整,又能保证电缆的弯曲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1-内绕包层,2-外绕包层,3-加强层,4-护套层,5-光纤,6-内衬层,7-钢管,8-缓冲层,9-通信绝缘线芯,10-内填充铜丝,11-电气连接线,12-电力绝缘线芯,13-外填充铜丝,14-填充物,15-金属编织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43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膳食纤维营养糊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衣物熨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