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折弯功能的克氏针测深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4335.1 | 申请日: | 2014-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3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侯红卫;刘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红卫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折弯 功能 克氏针 测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折弯功能的克氏针测深尺。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骨科在做短小骨折或撕脱骨折等应力不大的骨折固定,及临时骨折块的固定中会用到克氏针,克氏针长度大约为30厘米,直径在0.5-2毫米之间。手术过程中,需要测量克氏针深入到骨头的长度,并将留在骨折外部的克氏针的尾端弯折过来,角度一般都大于90度,然后留有一定的长度便于日后拔针,同时将多余部分剪断。通常做法是:目前医院有一种简易测深尺,该尺类似平面测量尺,沿测深尺平行中线有一凹槽,用于测量克氏针的深度,手术过程中,将留在骨折外部的克氏针的尾端放入凹槽中,通过测深尺的刻度可知道深入到骨折部位克氏针的长度。深度测量完毕后,再将留在骨折外部的克氏针的尾端插入到吸引器的中空头中,利用吸引器将克氏针的尾端弯折过来。因手术过程中测深和折弯不能一步完成,需要频繁更换器械,且骨折部位一般较小,而简易测深尺为长方行结构,左端为平面,测深时需要较大接触面,容易造成测深误差,另外用吸引器中空头弯折克氏针,角度有一定的限制,不能弯折到到最佳角度,患者恢复过程中容易牵拉到克氏针,对于骨折部位的恢复不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操作的不足,提供一种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具有折弯功能的克氏针测深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折弯功能的克氏针测深尺,其特征是:采用与克氏针等长的钢质测深尺,数字、刻度从右往左排列;沿测深尺平行中线有一凹槽,用于测量克氏针深度;测深尺左端为一弧度较大的圆弧,深度为3厘米;在距离圆弧顶端到圆弧底端3厘米之间有一个钢制挡片,与测深尺连成一体。手术过程中,先将留在骨折外部的克氏针通过圆弧与钢制挡片之间的缝隙放入测深尺中心的凹槽中,通过刻度读取深入骨折部位克氏针的深度,然后再利用测深尺及钢制挡片将留在骨折外部的克氏针以圆弧为中心按照一定角度旋转折弯到最佳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手术过程中可连续完成克氏针的测深及折弯功能,无需更换手术器械,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与克氏针等长的钢质测深尺,2.数字、刻度从右往左排列,3.沿测深尺平行中线有一凹槽,4.测深尺左端为一弧度较大的圆弧,圆弧深度为3厘米,5.在距离圆弧顶端到圆弧底端3厘米之间有一个钢制挡片,与测深尺连成一体。
具体实施方式
将留在骨折外部的克氏针通过圆弧4与钢制挡片5之间的缝隙测放入测深尺1的凹槽中3,根据测深尺的数字刻度2读出克氏针深入到骨折部位的长度,读数完毕后,再利用测深尺及钢制挡片将留在骨折外部的克氏针以圆弧为中心按照一定角度旋转弯折到最佳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红卫,未经侯红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4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
- 下一篇:用于生产硅单晶和多晶硅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