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模块化热采模拟实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4407.2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5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辉;王成胜;孙艳萍;翁大丽;易飞;孙君;任树亮;高孝田;林辉;彭华;吴婷;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3/22;E21B43/34;E21B47/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模块化 模拟 实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采模拟实验系统,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多功能模块化热采模拟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热采是开采稠油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利用室内物理模拟来研究热力采油机理,优化热采注采参数,筛选热采化学增效药剂是稠油热采研究的关键技术。
在热采物理模拟实验技术方面,各油田根据开发研究需要,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具有如下特点:1)整套装置均为一体化形式,功能单一;2)注入介质单一,无法评价不同干度蒸汽、蒸汽中添加不同气体和不同增效药剂对热采效果的影响;3)气体注入一般采用将气体充入活塞容器后,利用恒速恒压泵驱动活塞容器的方式注入模型,气体计量误差较大。4)储液系统多设计在烘箱中,更换填充驱替液体时,操作复杂。
目前未见有多功能模块化热采模拟实验系统相关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各模块随机更换和组合,实现多项热采实验功能,注入部分能模拟不同干度蒸汽、不同气体组分、热采增效药剂等对热采效果的影响,可实现不同压力下气体流量的准确控制和计量的多功能模块化热采模拟实验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模块化热采模拟实验系统,它包括依次相连的注入系统、模型系统和产出高温流体分离计量系统,所述的注入系统、模型系统和产出高温流体分离计量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相连,所述的注入系统包括用于将高温蒸汽、高温热水、不同气体组分和热采增效药剂注入模型系统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注入支路,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注入支路的出口共同与出口阀门的进口相连通,在所述的第三注入支路上连接有设置在恒温箱中的储液系统,所述的储液系统用于存储饱和岩心用的地层水、地层原油和热采增效用药剂,所述的模型系统包括一维管式模型系统、一维长管实验模型系统以及二维平面热采物理模型系统,所述的一维管式模型系统、一维长管实验模型系统以及二维平面热采物理模型系统的进口分别与注入系统的出口阀门的出口相连,所述的一维管式模型系统包括用于实现一注一采、一注二采、一注三采和两注两采结构的注采结构,所述的注采结构安装在控温烘箱内,所述的一维长管实验模型系统用来模拟驱替流体在填砂管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所述的二维平面热采物理模型系统用来反演得到模型平面温度场和压力场并且可模拟边底水油藏条件下开展热采实验,所述的产出高温流体分离计量系统的进口与所述的一维管式模型系统、一维长管实验模型系统或者二维平面热采物理模型系统的出口相连通以对来自模型系统的产出高温流体进行气液分离计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系统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验需求,实现各模块随机更换和组合,实现多项热采实验功能;
2)注入部分能模拟不同干度蒸汽、不同气体组分、热采增效药剂等对热采效果的影响;
3)气体注入部分采用增压系统和气体流量计注入方式,可实现不同压力下气体流量的准确控制和计量。
4)储液系统中的中间容器组分两组设计在两个可移动支架上,支架上带滚轮,利用外置滑轨平板推车将中间容器移动至烘箱外部,进行容器组的整体拆装和补液,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模块化热采模拟实验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模块化热采模拟实验系统中注入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模块化热采模拟实验系统中储液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模块化热采模拟实验系统中一维管式模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模块化热采模拟实验系统中一维长管实验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模块化热采模拟实验系统中二维平面热采物理模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模块化热采模拟实验系统中产出高温流体分离计量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4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外包装的石墨方块、石墨圆盘
- 下一篇:一种折叠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