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动脉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4909.5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6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王艳军;王彦辰;刘江杰;余宾;任路路;王蕾;高嘉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15 | 分类号: | A61B5/02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4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动脉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上进行动脉穿刺的新型动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动脉留置针多是蝶式的,主要存在如下缺陷:(1)穿刺成功率低:由于钢针比留置软管长,置管过程中,即使进针后软管座内出现回血,只能说明钢针的针头已插入动脉血管,而不能保证在钢针外的留置软管也已插入动脉血管,如果留置软管前端未进入动脉血管就拔出钢针,置管就失败了,必须重新进针置管,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2)由于动脉压较高,在完成动脉穿刺置入软管后,一旦拔出钢针针芯,虽然按压软管针尖远端的动脉,在连接压力传感器时仍然难免会有血液从软管座处流出;而且按压软管针尖处的动脉和连接压力传感器的操作往往一个人难以独立完成,需要他人协助,操作极为不方便。有时由于按压软管针尖处的动脉位置不准确或者连接压力传感器不顺利,从软管座中喷出,不仅对患者不利,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同时也严重威胁到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容易造成医源性疾病的传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一种适合临床应用,穿刺成功率高、可避免血液外溢的新型动脉留置针。
新型动脉留置针,包括三通、连接管、止留夹、软管座、铆钉、防溢塞、钢针、留置软管、导丝、针座,留置软管置于软管座上方,止留夹套于连接管上,三通与软管座通过连接管连接,针座置于软管座下方,其特征在于针座底部设有导丝推动装置;
上述新型动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针座上设有推动槽;
上述新型动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导丝推动装置上设有导丝固定孔和推动手柄;
上述新型动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钢针头端设有回血槽,钢针中部自回血槽到防溢塞上部为扁平结构,钢针扁平结构与留置软管形成一段空隙;
上述新型动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钢针为中空结构,导丝穿行于钢针中,与钢针同轴过度配合,止于回血槽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迅速看见回血,判定穿刺成功与否;可以降低血液污染的风险,减少医护劳动力;减小穿刺创伤面,提高置管成功率;操作手法简单化,降低技术门槛;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图3为针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钢针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新型动脉留置针,包括三通1、连接管2、止留夹3、软管座4、铆钉5、防溢塞6、钢针7、留置软管8、导丝9、针座10,留置软管8置于软管座4上方,止留夹3套于连接管2上,三通1与软管座4通过连接管2连接,针座10置于软管座4下方,其特征在于针座8底部设有导丝推动装置11,针座8上设有推动槽12,导丝推动装置11上设有导丝固定孔13和推动手柄14,钢针7头端设有回血槽15,钢针7中部自回血槽15到防溢塞6上部为扁平结构,钢针扁平结构与留置软管形成一段空隙16,钢针5为中空结构,导丝7穿行于钢针5中,与钢针5同轴过度配合,止于回血槽15下方。
临床具体操作时,将钢针7、留置软管8、导丝9一起插入动脉血管,由于动脉压力高,一旦成功刺入动脉血管内,动脉血液迅速流入钢针7内,经回血槽15进入间隙16,继而流入软管座内腔中,当穿刺成功时,由于压力作用,血液流入连接管内不再向前行进,此时连接管内的血液会随脉搏的搏动而波动,表明钢针7已插入动脉血管,此时将推动手柄14沿推动槽12向前推动,将导丝9送入动脉血管内,推动时若遇阻力,应立即停止,避免导丝9穿透动脉进入软组织内,导丝9成功推入后,推动软管座4将留置软管8经导丝9插入动脉血管内,然后缓慢抽出钢针7和导丝9,推动后的导丝9已经完全超出钢针7针尖部分,钢针7上的回血槽15已经被导丝9完全堵住,继而在抽出钢针7和导丝9的时候,血液不会经回血槽15溢出,部分流入软管座4的血液也会受到防溢塞6的阻挡而进入连接管内,钢针7和导丝9完全抽出后,即可按常规连接测压装置测量动脉血压。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4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