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烛式熔体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4992.6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6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满;汪泽富;朱瀚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立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33 | 分类号: | B01D29/33;B01D29/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烛式熔体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膜的生产线设备,具体涉及烛式熔体过滤器。
背景技术
熔体过滤器是BOPP电容膜生产线的关键设备,其主要作用是过滤PP原料中的杂质,提高电容膜品质。现有的熔体过滤器,其筛网芯在外桶体内分为内外两层设置,即以外桶体中心线为轴线,在内外两个不同直径的圆周上均布设置筛芯管。这种筛芯管分层设计的结构形式,导致从外桶体底部中心流进的PP原料进入各筛芯管的流程不相同,原料进入内层筛芯管的流程比进入外层筛芯管的流程要短,因而导致在相同时间内,内层筛芯管通过的熔体原料量要多,这样,造成熔体原料的温度不均匀,影响薄膜的外观和厚薄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烛式熔体过滤器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设计简单、过滤效果好的烛式熔体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烛式熔体过滤器,包括外桶体、筛芯管、进流口及出流口,进流口位于外桶体底部中心,出流口位于外桶体顶部中心,隔板位于外桶体内腔上部,筛芯管安装于隔板上,并与隔板相通,所述筛芯管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柱体外表面密布设有数量不等的筛网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筛芯管数量为8到12个,以外桶体中心线为轴线,以同一半径所作的圆周面上呈圆形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筛芯管数量为9个。
所述隔板中心设有导流柱,为柱状盲管结构。
所述导流柱为上大下小带有椎度的柱状盲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筛芯管在外桶体内的分层式排布结构改为单一均匀的排布结构,同时在筛芯管内部中心设有导流柱,从而确保PP熔体原料进入各筛芯管的流程相同,温度一致,减小产品的残次率,节约生产成本,并确保最终电容膜产品的质量可靠,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烛式过滤器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现有的烛式过滤器,包括外桶体1、筛芯管2、进流口3及出流口4,进流口3位于外桶体1底部中心,出流口4位于外桶体1顶部中心,隔板5位于外桶体1内腔上部。所述的筛芯管2安装于隔板5上,并与隔板5相通,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柱体外表面密布设有数量不等的筛网孔。所述的筛芯管2分为内外两层设置,以外桶体中心线为轴线,在不同半径所作的圆周面上呈圆形阵列分布。内层筛芯管6距外桶体中心的距离小,(外层)筛芯管2距外桶体中心的距离大,导致从进流口3流进的PP原料进入内层筛芯管6的流程短,进入(外层)筛芯管2的流程长。
如图3、4所示,为改进的烛式过滤器结构。与现在的烛式过滤器结构不同的是:1、数量为8到12个的筛芯管2在外桶体1内只有一层结构,以外桶体中心线为轴线,以同一半径所作的圆周面上呈圆形阵列分布。所述筛芯管2的数量优选为9个。
2、将现有技术的内层筛芯管6结构改为导流柱6,所述导流柱6为柱状盲管结构,优选为上大下小带有椎度的柱状盲管结构,位于隔板5中心,置于圆形阵列排布的筛芯管2内。所述导流柱6的结构设计形式,不仅保证熔体原料的通道顺畅,还可以缩短过滤器内熔体滞流时间,从而减少添加剂含量。
本实用不仅保证各筛芯管2通过的熔体原料量均匀,还能实现熔体温度的均匀稳定,有效改善电容薄膜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减少产品的次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立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立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4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轧机轧制油反冲洗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态厕所用固液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