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USP磁场发生装置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5056.7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伟;欧阳鹏根;汤承伟;傅林坚;朱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慧翔电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5/00 | 分类号: | H01F5/00;C30B30/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sp 磁场 发生 装置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金属晶体的制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CUSP磁场发生装置线圈。
背景技术
CUSP磁场发生装置中线圈的加工和制作是重点和难点之一,目前线圈多采用空心方铜管直接绕制而成,存在加工难度大、易变形、易损坏等缺点,影响CUSP磁场发生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CUSP磁场发生装置线圈。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CUSP磁场发生装置线圈,包括由铜管绕制成圆筒型的线圈组、线圈组一侧设有进出水端、环氧树脂、绝缘板、电极、连接块;所述绝缘板设在铜管之间,环氧树脂通过浇筑的方式包覆整个线圈组;所述连接块和电极均设置在到线圈组进出水端。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铜管为倒圆角的空心方形紫铜管,且满足:r=(0.05~0.15)×D,其中r为倒圆角半径,D为方形紫铜管边长。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电极、连接块均为紫铜,电极、连接块与铜管之间采用焊接或螺钉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CUSP磁场发生装置线圈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铜管的选取:
采用挤制成型的铜管,其尺寸要求满足r=(0.05~0.15)×D,其中r为倒圆角半径,D为方形紫铜管边长;经过软化退火处理,即在350℃~550℃退火,保温1小时,并迅速水冷,要求硬度在HB55~65之间;
步骤(2)线圈组的绕制:
(A)线圈参数及绕制方法确定:径向匝数M,轴向匝数N,为保证线圈中所有铜管电流方向一致,且线圈冷却性能好,确定以下绕制方法:以轴向两匝线圈作为一个线圈单元,每个线圈单元采用P根铜管并行绕制,线圈单元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其中M>P≥2,N≥4,且N为4的倍数,M、N、P均为整数;
(B)线圈单元Ⅰ的绕制:P根铜管从外至内分别标记为T1、……、TP;当M为P的整数倍时,铜管T1、……、铜管TP并行排列,从进出水端一侧开始从外至内顺时针绕制M/P圈后,转入下一层顺时针绕制M/P圈并从进出水端绕出,各线圈起绕端和止绕端在进出水端依次间隔排列;当M不被P整除时,铜管T1、……、铜管TP并行排列,从进出水端一侧开始从外至内顺时针绕制A圈后,铜管T1、……、铜管TB单独再绕制一圈后与铜管T(B+1)、……、铜管TP汇合折弯进入下一层绕制,顺时针绕制A圈后,铜管T1、……、铜管TB单独再绕制一圈后与铜管T(B+1)、……、铜管TP汇合一起并从进出水端绕出,各线圈起绕端和止绕端在进出水端依次间隔排列,其中:M/P=A…B,即A为M/P的商,B为余数,且满足A>1,1≤B<P,A和B均为整数;
(C)线圈单元Ⅱ的绕制:P根铜管从外至内分别标记为T1’、……、TP’;当M为P的整数倍时,铜管T1’、……、铜管TP’并行排列,从进出水端一侧开始从外至内逆时针绕制M/P圈后,转入下一层逆时针绕制M/P圈并从进出水端绕出,各线圈起绕端和止绕端在进出水端依次间隔排列;当M不被P整除时,铜管T1’、……、铜管TP’并行排列,从进出水端一侧开始从外至内逆时针绕制A圈后,铜管T1’、……、铜管TB’单独再绕制一圈后与铜管T(B+1)’、……、铜管TP’汇合一起,折弯进入下一层绕制,逆时针绕制A圈后,铜管T1’、……、铜管TB’单独再绕制一圈后与铜管T(B+1)’、……、铜管TP’汇合一起并从进出水端绕出,各线圈起绕端和止绕端在进出水端依次间隔排列,其中:M/P=A…B,即A为M/P的商,B为余数,且满足A>1,1≤B<P,A和B均为整数;
在线圈单元Ⅰ和线圈单元Ⅱ的绕制过程中,在铜管之间以及上下层之间均设有绝缘板;绕制中的“从外到内”的“内”和“外”是相对于圆筒型的线圈组而言的,所述“内”是指靠近轴线一侧,“外”是指远离轴线一侧。
(D)线圈单元的叠加:分别选取N/4个线圈单元Ⅰ和线圈单元Ⅱ,从上到下依次按照线圈单元Ⅰ、线圈单元Ⅱ、……、线圈单元Ⅰ、线圈单元Ⅱ的方式叠加并固定,且进出水端对齐,线圈单元之间设有绝缘板;
(E)电极和连接块的连接,包括线圈单元Ⅰ中连接块的连接、线圈单元Ⅱ中连接块的连接、线圈单元Ⅰ和线圈单元Ⅱ之间的连接块连接、线圈单元Ⅱ和线圈单元Ⅰ之间的连接块连接以及电极的连接;
线圈单元Ⅰ中连接块的连接:T2的起绕端与TP的止绕端连接,铜管T i的起绕端与铜管T(P+1-i)的止绕端连接,其中i为整数,且2<i≤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慧翔电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慧翔电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5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适用柔性直流配电系统接地电阻方案的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