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套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6699.3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马静;麻玉秀;马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李京楠;张亚军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套管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涉及气管套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是将颈部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病人可以直接经气管套管呼吸或连接呼吸机,为固定气管套管,传统的方式是将单根无弹性的棉布条从患者颈后绕过,穿过套管两侧的固定孔分别打结进行固定,此种固定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美观,不规范,操作不方便,而且透气性差,不吸汗,易受汗液、脓液污染,加之棉布条较窄,与颈后部皮肤反复摩擦后,会逐渐变细,易嵌入颈后部褶皱的皮肤中,造成患者颈后皮肤发红破溃,特别是若患者全身水肿,颈部变粗,更易造成皮肤破溃,对于需要长期使用呼吸机的高龄老年患者以及长期卧床的患者和水肿的患者,现有的棉布条固定方式都易造成患者颈部皮肤发红破溃,因此急需研发新型的气管套管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管套管固定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调节,透气性和吸汗性好,对患者颈部皮肤刺激小,安全舒适,不会造成患者颈部皮肤发红破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管套管固定装置,由纱布垫和左、右固定带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纱布垫为长方块形,左、右固定带为长条形,左固定带缝在纱布垫的左侧,右固定带缝在纱布垫的右侧,左固定带的端部设置有左挂钩,右固定带的端部设置有右挂钩,左固定带的背面设置有左挂钩孔,右固定带的背面设置有右挂钩孔。
所述左挂钩由钩尖、钩臂和钩环构成,钩尖设置在钩臂的前端,钩臂的后端与钩环固接,钩尖与钩环之间设置有开口。
所述右挂钩与左挂钩结构相同。
所述左、右固定带都是由弹性松紧带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套管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纱布垫为中间宽向两端呈梯形渐缩的形状,中间的面积较大,加之有一定厚度,与颈后部皮肤反复摩擦后,不会逐渐变细,不会嵌入颈后部褶皱的皮肤中,不会引起皮肤发红破溃。
2.纱布垫由多层带网眼的薄纱布叠合制成,柔软舒适,透气性和吸汗性好,对患者颈部皮肤刺激小。
3.纱布垫中间的面积较大,与患者颈部皮肤接触面积较大,不会有勒痕,提高了舒适度。
4.固定带的边扣调节方便,对于长期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和全身水肿的患者可根据颈部的粗细相应的调节,操作方便快捷。
5.取材方便,制作容易,便于清洗,可反复多次使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2中左挂钩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左挂钩孔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左挂钩的放大图。
图6是图2中右挂钩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2中右挂钩孔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右挂钩的放大图。
图9是气管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与气管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后视图。
图12是用本实用新型将气管套管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后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气管套管 2接头 3导管
4翼缘 5气囊 6固定孔
7固定孔
10纱布垫 11左端 12右端
20左固定带 21左挂钩孔
30右固定带 31右挂钩孔
40左挂钩
41钩尖 42钩臂 43钩环 44开口
50右挂钩
51钩尖 52钩臂 53钩环 54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66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共挤气管导管内膜套管
- 下一篇:电磁触控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