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材吊点塔材角钢起吊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7341.2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9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吕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博元 |
主分类号: | B66C1/44 | 分类号: | B66C1/4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材 吊点塔材 角钢 起吊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建设装备领域,具体地是:通用于所有输电线路建设的钢材吊点塔材角钢起吊夹具,钢材吊点塔材角钢起吊夹具可有效保证下拉线与铁塔连接的安全性,避免了铁塔主材损伤及镀锌层损伤。
背景技术
在国内50多年输电线路建设中,吊点钢绳与塔材的连接方法不合理一直是一个影响铁塔组立和架线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的重要问题。因连接方法不合理,直接造成钢绳破坏塔材镀锌层、磨损塔材,而且钢绳在磨损塔材的同时自身也受到损坏,进而产生极大地安全隐患。以往工程中,对钢绳吊点塔材的保护采用了“软物包裹保护、吊装带连接”等多种方法,但应用效果均不理想,不同程度地对施工质量和安全产生了一定影响。超高压工程组塔过程中吊点钢绳受力大、塔材保护要求高,钢绳吊点塔材保护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现有技术方案:结合以往工程施工经验,下拉线与铁塔的连接主要包括3种方法,从现场安全保证、质量保证、工效等方面对这3种方法分析如下。
第一种方法:钢绳下拉线直接缠绕在主材上,缠绕点用麻布、轮胎保护及木棒主材内侧补强。
第二种方法:使用纤维吊装带缠绕在主材上,用卸扣与定长钢丝绳下拉线连接。
第三种方法:在铁塔节点位置主材打施工孔、安装拉板后用卸扣与定长钢绳下拉线连接,为一个改进措施,对塔材的质量保护有非常好的效果,工具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第一种方法的优缺点:钢绳下拉线直接缠绕在主材上,缠绕点用麻布、轮胎保护及木棒主材内侧补强。该方法为传统方法,从内悬浮方法开始至今一直采用。下拉线规格较少,可采取在主材上缠绕的方式调节长短;与铁塔缠绕连接,钢绳无破损时安全性有保证;使用麻布、轮胎保护,木棒主材内侧补强对塔材有一定保护作用。因下拉线与主材成30°~ 45°角,使用麻布、轮胎保护的再好也是90°缠绕,下拉线受力的瞬间,因人力不能将下拉线收紧,产生拉线旋转收紧对塔材镀锌层的破坏非常严重,拉线受力后基本是卡在塔材上,卡点的塔材无法保护,对铁塔塔材表面有损伤;塔材的角钢背无法做到完全保护,拉线在对角钢背产生破坏的同时也对钢丝造成损伤,钢绳钢丝出现断股、硬弯,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能解决塔材的保护问题,该方法则不适合超高压工程组塔施工。
第二种方法的优缺点:使用纤维吊装带缠绕在主材上,用卸扣与定长钢丝绳下拉线连接。该方法为改进方法,对塔材的保护质量有较好的效果。纤维吊装带受力后卡在塔材上极易产生损伤,产生损伤后目测无法发现,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改用多规格定长下拉线,操作麻烦。因该工程下拉线受力较大,该方法有极大安全隐患,不适合超高压组塔。
第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在铁塔节点位置主材打施工孔、安装拉板后用卸扣与定长钢绳下拉线连接,为一个改进措施,对塔材的质量保护有非常好的效果,工具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但在整基铁塔需打数量较多的孔,施工完毕需用螺栓堵孔,浪费较大,不堵孔则孔眼较多工艺不美观;如果用工具板直接连接在节点接头背铁孔上,虽不需堵孔但工具板规格太多操作不便,需要使用多种规格下拉线,操作麻烦。
通过以上分析,传统的、改进的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均不太适合超高压工程组塔施工,必须研究一个最为合适的方法解决下拉线与主材的连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材吊点塔材角钢起吊夹具及其应用方法,可有效保证下拉线与铁塔连接的安全性,避免了铁塔主材损伤及镀锌层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博元,未经吕博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7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装核电站中的单轨梁用的吊具
- 下一篇:一种自动人行道的防夹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