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燃烧机底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7394.4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7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卢新安;丁亚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力为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H15/00 | 分类号: | F23H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64 河南省郑州市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烧 底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机底部排渣搅料系统的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机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质燃烧机中通常都是竖式燃烧机,在燃烧机底部设有用于承托燃烧物并具有排渣功能的炉箅,现有的炉箅大部分都是具有间隙的矩形或圆形箅条组成的简易炉箅,其容易造成前期的漏料和后期的堵塞排渣;在排渣不充分的情况下,极易造成送风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燃烧残尽的灰渣阻碍了燃烧物的燃烧,进而造成连续的堵塞。
如果出现上述问题,人工清理就变得不是很现实,其内部高温燃烧的火焰,以及通入的腔体内的风都会造成清渣的困难,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设备的清渣工作,既保证炉箅的前期承托物料的功能,又能保证其持续稳定的排渣的功能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对于生物质燃烧机中燃料,其重量轻,体积小,堆积后透气性差,很容易造成下部的堵塞,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通风,但是效果不够明显,针对上述种种情况,是现有的生物质燃烧机地盘结构无法克服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具有良好的排渣功能和搅拌物料保证物料充分燃烧的生物质燃烧机底盘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质燃烧机底盘结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侧底部的炉箅和排渣口,还包括有设置在炉箅上的拨盘和驱动拨盘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的炉箅包括与生物质燃烧机的壳体内腔匹配的承载环、设置在承载环内并相互平行的箅条和设置在承载环中部的炉箅孔,所述的箅条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在所有箅条中,其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所在面或者截面为等腰梯形的下底所在面均在炉箅的上侧面,所述的拨盘中部连接有转轴,转轴穿过炉箅孔并与动力机构联动。
所述的壳体包括外层的金属外壳、中部的水层和内侧的耐火层。
所述的箅条截面的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的底角为45°~65°。
在相邻两箅条之间,其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所在面或者截面为等腰梯形的下底所在面之间的距离为8mm~25mm。
所述的炉箅孔与转轴之间设有滚动轴承,所述的转轴下端与底板之间通过连座轴承连接。
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链轮一、设置在底板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的链轮二、以及链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生物质燃烧机的燃料的特性、生物质燃烧机的内部结构、以及生物质燃烧机通风系统的整体分析,将现有的生物质燃烧机底部结构进行新的设计和构思,从而能够达到一个新的技术效果,其不仅能够起到承载物料和排渣的功能,而且能够对物料进行搅拌,对排渣方式由之前的自动下落改变成被动排渣,减少了燃料的浪费,同时提高了燃料的燃烧的充分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箅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为底板、2为金属外壳、3为水层、4为耐火层、5为炉箅、6为排渣口、7为拨盘、8为转轴、9为承载环、10为箅条、11为炉箅孔、12为滚动轴承、13为连座轴承、14为驱动电机、15为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燃烧机底盘结构,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侧底部的炉箅5和排渣口6,所述的壳体包括外层的金属外壳2、中部的水层3和内侧的耐火层4,所述的炉箅5上设置有拨盘7,,拨盘7通过转轴8并穿过炉箅5连接有驱动拨盘7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的炉箅5包括与生物质燃烧机的壳体内腔匹配的承载环9、设置在承载环9内并相互平行的箅条10和设置在承载环9中部的炉箅孔11,所述的箅条10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在所有箅条10中,其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所在面或者截面为等腰梯形的下底所在面均在炉箅的上侧面。
所述的箅条10截面的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的底角为45°~65°,在相邻两箅条10之间,其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所在面或者截面为等腰梯形的下底所在面之间的距离L为8mm~25mm。
所述的炉箅孔11与转轴8之间设有滚动轴承12,所述的转轴8下端与底板1之间通过连座轴承1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力为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力为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73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