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肢及腹肌组合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7746.6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4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3/12;A63B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725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肢 腹肌 组合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上肢及腹肌组合训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身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通过健身器材进行身体锻炼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健身途径之一,现有的健身器材的功能集中、造价高,并且对应用环境的要求较高,只适合于在室内进行使用,因此,不能满足人们在户外进行锻炼的需要。并且,现有的健身器材多为单人操作,其使用成本高,极大限制了应用人群的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开发了户外健身器材,该健身器材在应用时,需要与地面进行固定,因此,需要专门进行施工操作。并且单一功能的健身器材只能供单人使用,使用效率较低。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的户内外健身器材,造价及实施成本高、一次可供使用的人数少、并且健身器材不易调整,从而极大限制了健身器材的使用成本及适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肢及腹肌组合训练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户内外健身器材的缺点及不足。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肢及腹肌组合训练器,包括:支撑外框架、胸大肌滑轮配重机构及腹肌配重件,所述支撑外框架的一侧包括:胸大肌滑轮连接部、腹肌配重件连接部及腹肌座位部,所述腹肌座位部位于所述腹肌配重件连接部的一侧;所述胸大肌滑轮配重机构与所述胸大肌滑轮连接部连接;所述腹肌配重件与所述腹肌配重件连接部活动连接,位于所述腹肌座位部的一侧,使所述腹肌配重件可围绕所述腹肌配重件连接部顺时针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胸大肌滑轮配重机构包括:胸大肌张合架,所述胸大肌张合架设置于所述胸大肌滑轮配重机构的一端;所述胸大肌张合架与所 述胸大肌滑轮配重机构的滑轮线抻拉端固定连接,当所述胸大肌张合架向内侧运动时,所述胸大肌滑轮配重机构向上提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腹肌配重件的顶部包括平行设置的把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腹肌配重件还包括:肘关节支撑件,所述肘关节支撑件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把手朝向一致,位于所述把手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胸大肌座椅组件,所述胸大肌座椅组件与所述胸大肌滑轮配重机构固定连接,位于所述胸大肌滑轮配重机构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底架,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外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胸大肌滑轮连接部及腹肌配重件连接部为多个,沿所述支撑外框架中心镜像对称分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胸大肌滑轮连接部及胸大肌滑轮配重机构的数量为2件、4件或6件,所述腹肌配重件连接部、腹肌座位部及腹肌配重件的数量为2件、4件或6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胸大肌滑轮连接部布置于所述支撑外框架的中部,所述腹肌配重件连接部布置于所述支撑外框架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外框架还包括:平行杠及旋转轮,所述平行杠的一端及旋转轮的轴心与所述支撑外框架固定连接。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肢及腹肌组合训练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上肢及腹肌组合训练器,通过整体支撑架,可将训练器整体固定于地面,并可供多人同时进行使用,提高了使用效率并更易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肢及腹肌组合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外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胸大肌滑轮配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腹肌配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肢及腹肌组合训练器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未经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77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类捡拾器
- 下一篇:单臂球式自动复位跳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