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密传动变速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8780.5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唐德良;陈纪亭;徐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城昌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2 | 分类号: | F16H1/22;F16H55/18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庆德 |
地址: | 262200 山东省潍坊市诸***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传动 变速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传动机构,具体是一种精密传动变速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变速传动机构应用于各种自动化生产设备中,目前普通的变速传动机构采用变速箱,目前变速箱由于齿轮副的齿侧间隙、齿厚、以及周节误差的存在,会影响变速传动的精度,并且对于双向连续往复运转的机构,齿侧间隙的影响尤为突出,当主动齿轮从正转变为反转时,首先要克服齿侧间隙才能带动从动齿轮运转,这样对转过的角度就会存在误差,齿侧间隙的存在也会产生噪音,并破坏啮合结构,从而减小了变速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消除齿侧间隙且能获得大传动比满足高精度传动要求的精密传动变速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精密传动变速机构,其包括箱体,箱体内转动连接有动力输入轴,其结构特点是:箱体内还装有中传轴,中传轴上装有中传轴套,中传轴套的前端连接有与动力输入轴啮合传动的输入传动部件,输入传动部件由前后并排设置且紧靠在一起的浮动传动部件和固定传动部件组成,固定传动部件键连接在中传轴套上,浮动传动部件套装在中传轴套上,所述中传轴套的后端设有中传浮动齿轮,箱体内还装有动力输出轴,中传轴的后端键连接有中传固定齿轮,动力输出轴上装有与中传浮动齿轮以及中传固定齿轮同时啮合的动力输出齿轮,所述中传轴的前端还固接有消隙架,消隙架与浮动传动部件之间装有弹簧。
所述动力输入轴为蜗杆,输入传动部件为与蜗杆啮合的蜗轮,固定传动部件为固定蜗轮、浮动传动部件为浮动蜗轮。
所述消隙架具有环布的四个支臂,浮动传动部件上固接有朝向消隙架设置且与四个支臂一一对应的支柱,四个支臂与四个支柱之间分别装有所述的弹簧。
所述中传轴套通过向心推力轴承转动连接在箱体内,所述固定传动部件后部设有顶靠在向心推力轴承上的定位台,中传轴套的中部设有用于向心推力轴承顶靠的轴台,中传轴套上还螺接有将浮动传动部件压靠向固定传动部件的压靠板。
采用上述结构后,其通过动力输入轴输入动力,固定传动部件首先接受该动力并将动力传递给中传轴套,中传轴套通过固定中传固定齿轮将动力传递给中传轴,动力传递的同时,浮动传动部件与消隙架之间会产生偏转,从而进行消除齿侧间隙,由于中传固定齿轮与中传轴键连接,因而在动力输出齿轮接受动力的同时,会将中传固定齿轮和中传浮动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消除,因而会同时消除上述两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从而保证齿轮啮合传动的精密性,同理,在动力输入轴由正转变为反转时,通过上述结构也可对上述两级啮合传动进行消隙。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在两级啮合传动的同时,采用一套消隙架和弹簧的作用即可同时对两级啮合传动进行消隙,保证了进行两级传动具有大传动比的同时传动动力更加精密,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噪音小且大大延长该变速机构使用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城昌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城昌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87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