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保护的称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8860.0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李川;廖梓丞;孟德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21/00 | 分类号: | G01G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詹永斌 |
地址: | 6414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称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输血行业中,用以称量血浆收集瓶或血浆收集袋的称重装置为常用设备,其中关键部件为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是把质量信号转变为可测量的电信号输出的装置,基于这种工作原理,称重传感器对外力反应是很敏感的,如果外力一旦超过传感器的最大负载,就会导致称量不准。现有的技术方案,都是称重传感器外接长臂支杆,支杆负载或挂载血浆收集瓶或血浆收集袋。其中,支杆要么为横向长悬臂,此时如果在挂装收集瓶或收集袋操作不慎按压到直臂,会有较大的力矩传递到称重传感器,损坏传感器,导致称量不准;要么支杆为直立长臂,此时挂装或摘取收集袋时会产生F,力F的力臂很长,会产生较大的力矩,该力矩会直接传递到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很容易损坏。现有技术的各种称重装置中都缺乏对关键部件称重传感器的保护,导致整个称重装置很容易出现失准和损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对关键称重传感器进行自我保护的称重装置,使得整个称重装置能够长久可靠的持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保护的称重装置,包括支杆和称重传感器,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杆和称重传感器的径向力矩保护机构,所述径向力矩保护机构包括连接所述支杆和称重传感器且能随支杆径向受力而朝径向任意方向弯曲的万向节组件,以及能随所述万向节组件弯曲而变形以阻止所述万向节组件弯曲的弹性件。
上述方案中,径向力矩保护机构实现了刚性的支杆和称重传感器之间的柔性过渡连接,同时将施加于刚性支杆的过大径向力转化为沿径向力矩保护机构传递的小的轴向力,即实现过大径向力保护的同时,将血浆收集瓶或血浆收集袋的初始重力仍还原为竖直作用于称重传感器的作用力(类似重力作用):万向节组件实现了支杆和称重传感器的柔性连接,将支杆在径向力作用下的倾斜转化为万向节组件的弯曲,避免了过大的径向力F直接传递到称重传感器。弹性件,其作用是保持了支杆相对竖直的状态和实现了支杆和称重传感器的柔性连接,将万向节组件的弯曲进一步转化为弹性件的竖直方向上的弹性力作用于称重传感器上,避免了过大的径向力矩直接传递到称重传感器。通过调节弹簧力的大小,可控制传递到称重传感器力矩的大小,充分起到保护的作用。
作为选择1,所述万向节组件包括连接所述支杆的上联轴器,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下联轴器,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联轴器和下联轴器的弯曲节,以及与所述上联轴器固定的弹性件上挡板,与所述下联轴器固定的弹性件下挡板,所述弹性件上挡板和弹性件下挡板之间设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弯曲节能随所述支杆径向受力而朝径向任意方向弯曲。
上述方案中,弯曲节将支杆在径向力作用下的倾斜转化为弯曲节的弯曲,弯曲节的弯曲带动弹性件上挡板的倾斜,弹性件上挡板的倾斜使得弹性件被压缩,弹性件的压缩变形将弯曲节的弯曲进一步转化为弹性件的竖直方向上的弹性力作用于称重传感器上,由此实现对称重传感器的保护。
作为选择1的选择2,所述弯曲节包括至少两节各节间由中联轴器连接的联接块,所述联接块通过其内两交叉垂直的固定销与其两端的其他弯曲节部件分别铰接。
上述方案中,联接块通过其内两交叉垂直的固定销与其两端的其他弯曲节部件分别铰接,由此这些弯曲节部件间可以相对朝径向的前后左右方向四向转动,而至少两节联接块的串联,由此实现整个弯曲节朝径向的任意方向弯曲/转动。
作为选择2的选择3,所述弯曲节包括上下两节由中联轴器连接的联接块,其中上节联接块通过两交叉垂直的固定销分别与上联轴器和中联轴器铰接,下节联接块通过两交叉垂直的固定销分别与中联轴和下联轴器铰接,且上下节联接块相对中联轴器对称设置。
上述方案中,通过联接块,上联轴器可以相对中联轴器四向转动,中联轴可以相对下联轴器器四向转动,由此上联轴器可以相对下联轴器万向转动。
作为选择4,所述弹性件为包裹所述万向节组件的弹簧。
作为选择5,还包括与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的传感器固定板,所述传感器固定板远离所述径向力矩保护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而靠近径向力矩保护机构的另一端与称重传感器底面留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8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