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还原蒸馏炉的内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9250.2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5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鹏;丁星颖;赵龙;陈文燕;王强;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C22B5/16;C22B9/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还原 蒸馏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还原蒸馏炉的内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海绵钛行业还原蒸馏炉的内加热器,普遍采用加热元件沿加热管内沿呈喇叭状曲线排列,对蒸馏过道进行加热,防止蒸馏物在此处凝结。
但根据使用效果,这种内加热器,因为其结构限制致使每个加热频次加热时间过短,加热器内部空气流通性差,造成加热温度上升缓慢,温度保持效果较差,一个加热周期内频繁的启停过道加热器,也会影响过道加热器的使用寿命,尤其是曲线面处电阻丝损害严重,而且竖管氧化铁皮极易掉入加热器内电阻丝上,造成电阻丝短路,严重影响过道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内部空气流通性好并且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内加热器。
一种用于还原蒸馏炉的内加热器,包括双层环形管状外壳、设置在外壳外管壁与内管壁之间的刚玉绝缘骨架、设置在刚玉绝缘骨架内壁的槽道,所述槽道内设置有电阻丝,所述刚玉绝缘骨架内壁与外壳内管壁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刚玉绝缘骨架外壁与外壳外管壁之间设置有绝缘保温层,所述刚玉绝缘骨架上端和下端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硬质纤维隔热层;
所述槽道沿刚玉绝缘骨架内壁圆周方向设置并且相邻槽道相互平行,所述槽道横截面呈“U”形并且开口朝向外壳1的内管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刚玉绝缘骨架内壁与外壳内管壁之间设置有空腔,增加了加热器内部的空气流通性,使得外壳的内管壁受热均匀并且温度上升迅速;外壳内管壁上的氧化铁皮脱落后掉入空腔底部而不会掉入电阻丝中,防止电阻丝短路;刚玉绝缘骨架外壁、上端和下端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绝缘保温层和硬质纤维隔热层,使得加热器内部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并且保证了加热器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还原蒸馏炉的内加热器,包括双层环形管状外壳1、设置在外壳1外管壁与内管壁之间的刚玉绝缘骨架2、设置在刚玉绝缘骨架2内壁的槽道3,所述槽道3内设置有电阻丝4,所述刚玉绝缘骨架内壁与外壳1内管壁之间设置有空腔5,所述刚玉绝缘骨架2外壁与外壳1外管壁之间设置有绝缘保温层6,所述刚玉绝缘骨架2上端和下端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硬质纤维隔热层7;所述槽道3沿刚玉绝缘骨架2内壁圆周方向设置并且相邻槽道3相互平行,所述槽道3横截面呈“U”形并且开口朝向管状外壳1的内管壁。
使用时将内加热器套装在被加热管道上,外壳1的内管壁与管道接触,电阻丝工作将热量由空腔5传递外壳1的内管壁上,由于空腔5内空气流动,使得电阻丝4向外壳1的内管壁热量传递均匀迅速,外壳1的内管壁脱落的氧化铁皮落入空腔5的下端防止氧化铁皮与电阻丝4触发生短路, 绝缘保温层6和硬质纤维隔热层7对加热器内部进行保温,提高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92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